,这样两边进出互不打扰,又方便两家人的日常走动。
买了宅子,褚秋月更忙了。
两家人要搬进来,就要把两处宅子给打扫出来。
四进的院子,两处加一起大几十间的屋子,打扫起来可是大工程。
褚秋月原本想着,先把前两进院子打扫出来先住着,等搬过来在慢慢打扫。
褚清宁却说宅子大了,以后家中的琐碎事情多了,指望着褚秋月和褚甜甜两人收拾东宅可不行。
于是,褚清宁直接让人牙子,带来一批下人给两家挑选。
最后,怀着忐忑的心,褚秋月在大闺女的挑选下,给东宅挑了二男三女。
两个小厮帮着家里看门和跑腿,三个女子年龄各不同。
三十多岁欢婶,选她是做为厨娘,二十多岁的喜儿会的一手好针线,还有一个买来给甜丫头的丫鬟小杏。
西宅褚清宁买的下人更多些,看家护院灶房洒扫之类,各处用人共买了十一人之多,都交给了陆惜管理。
虎子这段时间一直在苏家药铺里学医,褚清宁还特意给他挑选了一位懂点医术的随从。
跟着虎子在苏家学医,手底下也能有个可随意使唤的人。
亦或者,虎子在苏家发生什么事情,有个回来传话的人。
让苏怀知晓孟家对虎子的重视,并不是说,把虎子丢到苏家便不管了。
虎子知道这件事情后,感动的不行,要不是大哥在边上,虎子都想给大嫂一个大大的拥抱。
两家在庆元镇上置办宅子的事情,很快便在石溪村传开了。
那可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白棉纸作坊里要的工人有限,石溪村几百号人,不可能人人都能在孟家作坊里赚银子。
那些,开始瞧不上褚孟两家生意的村民。
最后只能眼红着别人家赚银子,买吃食、衣裳、生活变的滋润,甚至建起了新房子。
如今知晓,褚孟两家要搬走,他们算是不用瞧着人家是肉,他们连汤都喝不上,只能眼馋的闻着味了。
可在作坊里干活的村民,却担心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