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由忽必烈继承了汗位。】
【忽必烈继位后,依旧坚持灭宋。】
【大宋降将刘整的献策:“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也”。】
【襄阳和樊城隔汉水相望,是大宋长江防线的中枢,攻克此地,就等于打开了通往南宋腹地的大门。】
【忽必烈采纳了刘整的建议,今年初,以阿术为主帅,率领大军包围了襄阳城。】
【元军在襄阳外围的关键地点,如白河口、鹿门山等地,修筑了一系列城堡和围墙,切断了襄阳与外界的所有陆路联系。】
【刘整深知水军的重要性,他向阿术建议:“我精骑突骑,所当者破,惟水战不如宋耳。夺彼所长,造战舰,习水军,则事济矣。”】
【元军因此建造五千艘战舰,训练七万水军。】
【襄阳城上,时时刻刻都在经行的小规模的战斗。】
【就在这时候。】
【贾似道故技重施,以辞职回乡为名,要挟皇帝以巩固权力。】
【按照惯例,皇帝会下令挽留,并由翰林学士起草充满溢美之词的诏书。】
【这次,文天祥被委派起草诏书。】
【翰林院值房里,炭火盆烧得正旺,却驱不散文天祥眉宇间的寒意。】
【他望着案上明黄诏纸,指尖的紫毫笔重若千钧。】
【内侍监压低嗓音,
"文学士,平章公的头风又犯了,这回连官告都递进了慈元殿。陛下之意,挽留诏书需得……恳切些。
"】
【文天祥目光扫过窗棂外巍峨的丞相府飞檐,那里昨夜还彻夜笙歌。】
【
"知道了。
"他缓缓磨墨。】
【文天祥知道,但他不想这么做。】
【身为宰相,动不动就以辞官要挟皇帝,哪里还有半点宰相的担当!】
【现在局势何等紧张,却在这时候要挟皇帝,实非人臣。】
【文天祥开始动笔,惯例中那些
"柱石元勋
"
"再造王室
"的谀辞,只有冰冷的讥讽。】
【敕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