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武侠仙侠 > 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 第422章 重建碧落堂

第422章 重建碧落堂(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斗罗:分手宁荣荣?养成公孙离 乡村神医李大壮 农家小青梅 灵宠直播:崽崽算卦有点灵! 吞噬剑帝 限制文小保姆,被六个大佬盯上了 七零年代: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 抛夫弃子后,我和前夫都重生了 问道红尘 偏偏宠上你

第四百二十二章,重建碧落堂

【文天祥首先从根源入手,弹劾并惩办了当地与盗匪勾结、欺压百姓的驻军武官,打掉了盗匪势力的“保护伞”。】

【然后建立“保伍”制度——全民联防:即一种基层民兵和治安联防组织。让百姓自已组织起来,互相保障,共同防御盗匪,迅速稳定了社会秩序。】

【而后又打开官府粮仓,救济在战乱中失去家园和亲人的鳏寡孤独者,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之人。】

【招抚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帮助他们重返家园,恢复生产。】

【当然,文天祥也知道过犹不及,刚柔并济的道理。他并非一味使用严刑峻法,同时也非常注重道德教化。他通过兴办教育、表彰节义等方式,努力引导百姓,使社会风气得以扭转。】

【在文天祥的治理下,瑞州在短短一年内,社会秩序恢复,经济民生得到改善,文化得以重振。】

【因此文天祥深受瑞州百姓的爱戴。】

【而后,文天祥发动民众,征召劳役,修复碧落堂。】

【碧落堂坐落在碧落山上,乃是瑞州的一枚标志。】

【它最初是人们登高望远、观赏风景的最佳去处。站在堂上,可以俯瞰整个城郭,将山川河流、市井烟火尽收眼底。】

【它不仅是观景台,更是瑞州的文化地标。本地的文人墨客、士子书生常常聚集于此,吟诗作对,切磋学问,举办文会。】

【作为一处高雅的文化场所,它的存在本身就在倡导文风,激励着当地的学子向学上进,象征着地方的文明开化。】

【此时,瑞州虽然经济民生都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但距离安居乐业还有很大的差距。】

【为什么文天祥非要在这个时候重修碧落堂呢?】

【一个目的,还是为了重建秩序,恢复民生。】

【修复一个宏伟的公共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政府工程项目。工程可以吸纳流亡的百姓和失业的工匠,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收入,从而安抚流亡,稳定社会秩序。】

【同时也会带动相关材料、运输、餐饮等行业,刺激本地经济的复苏。】

【另一个目的,则是为了重振信心,凝聚人心。】

【在这个时代,一座标志性建筑的存毁,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碧落堂是瑞州的文化地标和制高点。它的残破,是蒙古暴行和城市耻辱的物理印记,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曾经的伤痛,带来失败和绝望的情绪。】

【文天祥重建碧落堂,是向所有瑞州军民宣告:创伤正在被抚平,秩序已经恢复,文明必将战胜野蛮。】

【这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是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宣传。】

【景定四年,秋。】

【碧落堂终于落成了。】

【文天祥独自立于堂前,山风拂过他已然带了些许霜色的鬓角,吹动着崭新的檐角铜铃,发出清越的声响。】

【脚下,是刚刚粉刷一新的栏杆,还带着木料的清香。极目远眺,则见章水如带,群山如黛,整个瑞州城尽收眼底——这便是诗中所言的“地居一郡楼台上,人在半空烟雨间”了。】

【堂下有燕雀啁啾,在修复的梁宇间穿梭,城中集市也恢复了往日的些许喧闹。】

【这是他一年来心血的见证——弹劾不法军官,设立“保伍”联防,开仓赈济流民,直至一砖一瓦地重建这象征着文脉与秩序的碧落堂。瑞州,这座曾被蒙古铁蹄踏破、几成鬼蜮的城池,终于在他的手中,勉强恢复了原本的样貌。】

【忽然,文天祥心中一沉。】

【他能修复一座堂,一座城,可能修复这摇摇欲坠的万里江山吗?】

【他的目光越过眼前的安宁,仿佛看到了几年前此地屠城时的血火,看到了鄂州城下蒙古人如林的军旗,更看到了临安朝堂之上,那一张张醉生梦死、粉饰太平的脸。】

【贾似道“鄂州大捷”的谎言,如同一个巨大的脓疮,在帝国的肌体上溃烂,而官家,他曾经的希望,却甘愿沉溺在这虚假的繁华之中。】

【那旧日的、完整的、繁华的江山何在?如今只剩下这半壁,在秋风中瑟瑟发抖。一股巨大的无力感攫住了他,比任何政敌的攻讦都更让他窒息。】

【“大人……”身后传来幕僚恭敬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有江陵来的书信。”】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都市传奇之神医祝十三 太筮 枫林之遇 玄铁秘影:龙脉谜引江湖乱 我的道魂不朽 玄尘剑主 藏镜 疯批拒做舔狗后,道侣们被拿捏了 玄真伏魔录 射鵰:从镖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