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其实五两银子,也不算少了。
在乡下能够供一户农民过上大半年,在京师也足够一家三口过上许久。
比如《红楼梦》中,那些小姐一个月的例银,大概就是五两不到。
如果是一般人,看到这家店愿意拿五两银子来买字,恐怕已是毫不犹豫将其出手。
但贾瑞心中却有计较,他拱手道:
“先生,晚生这幅字倒有些不同于前人的地方,我非刻意求怪,而是独有心得。”
“先生是识货之人,当能看出其中的精妙之处。”
“不是晚生狂言,我这幅字的价值不至于只值五两银子,足可给真正懂行之人,用作收藏品鉴。”
听到贾瑞这么说,旁边的掌柜便有些不悦了。
他觉得贾瑞未免太过托大。
掌柜哼道:“白先生是业内行家,哪看不出这幅字的奥妙,公子,年纪轻轻,还是务实谦逊为好吧。”
白先生嘴角微微上扬,不屑道:“公子可以打听下,我们这家聚金阁,店东是谁?说出来也不怕,便是故中书舍人薛公之后,在神京,金陵二城都极有威望,家中世代皆是皇商。”
“宫里的生意,我们都常有往来,怎么会在你这字上故意压价?”
听到白先生提到薛家光辉事迹,掌柜也赶紧补充说:
“就是,就是,我们东家不差钱。”
他们俩这一唱一和,摆明了是不愿意抬价,且还拿着薛家的名头以势压人。
贾瑞却没有屈从。
他还是坚信自己的判断,自己这个字不差,毕竟是前世的知识加上原身的训练,不至于如此低贱。
随即贾瑞平淡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再去问问别家,告辞。”
见贾瑞不愿卖字,掌柜冷笑一声:“您去别家,也未必有好结果。”
“那不送了。”
倒是白先生有些犹豫,似乎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贾瑞也没有多待,把条幅装好,随后从容离开。
等到贾瑞走好,白先生也告辞回后房,但在路上,他心中突然闪过一份不安:
“这个字,写得倒也有意思,但我也没有特别大的把握,看他又是个穷书生打扮,本来觉得五两银子,他应该点头同意。”
“没想到倒是走了。”
“就怕错过了什么,这个字......还是有些意思的,有些韵味,只是不是模仿前人手笔,但字还是可以的。”
但这份疑惑随后便烟消云散,白先生想起自家东家的做派,心里自嘲道:
“我管那么多干嘛,反正我这个东家也是个糊涂人,从来不管店里这些事情,亏多赚少,他也不在乎。”
“他都不在乎,我何必替他在乎,还不如再喝杯好酒,自在高乐罢了。”
白先生哼起一首小曲,摇晃着脑袋走了。
-----------------
贾瑞走出聚金阁时,天气有些暗沉。
冬日天气,昼短夜长,现在是申时到酉时之间,便是暮色渐起光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