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知道,那个唐国使者,是故意在激怒他们。
这是一个陷阱!
一个,用区区一个使者的性命,来换取一个,出兵草原的完美借口的,阳谋!
可是,他知道,又有什么用?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已经可以想象,用不了多久,唐国那黑压压的大军,就会出现在地平线的尽头。
而他,和他的契丹,将要面对的,是一场,真正的灭顶之灾。
“传我命令!”
耶律阿保机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疯狂的决绝,“集结所有部落的勇士!我们,跟唐国人,拼了!”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长安。
在薛仁贵和冉闵的大军,开拔北上之后。
李璘又下了一道旨意。
他要为那位“为国捐躯”的张大人,举行一场,国葬。
他亲自为张大人撰写祭文,追封其为“忠勇公”,配享太庙。
他下令,在长安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为张大人,立起一座巨大的功德碑。
碑文,由他亲笔题写。
“壮哉大唐魂,烈烈使臣风。宁为玉碎死,不为瓦全生!”
在国葬那一日,李璘亲率文武百官,为其送行。
他当着全城百姓的面,抚碑痛哭,几度昏厥。
那悲痛的模样,那真挚的情感,让在场的所有人,无不为之动容。
“陛下真乃千古圣君啊!为了一个臣子,竟如此伤心!”
“是啊!能为这样的陛下效力,死而无憾!”
“张大人,死得其所!他是我辈文臣的楷模!”
长安城的百姓和官员们,看着这一幕,心中的崇敬和忠诚,达到了顶点。
他们都觉得,自己跟对了主子。
只有站在李璘身后的司马懿和袁天罡,在看到陛下那“悲痛欲绝”的背影时,只觉得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们知道。
这座功德碑,不是为那个姓张的使者立的。
它是为,陛下那即将开启的,征服天下之路,立下的第一块,血腥的基石。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
就在长安城的百姓,还沉浸在对“圣君”的歌功颂德,以及对“忠臣”的缅怀之中时。
来自北方的军报,如同雪片一般,开始源源不断地,飞入长安。
“捷报!薛仁贵将军,于燕山脚下,大破契丹先锋三万!斩首两万余,俘虏数千!”
“捷报!冉闵将军,率领神武军,长途奔袭,一夜之间,连破契丹七十二座部落!所过之处,鸡犬不留!”
“捷!”
“报!”
每一封军报,都代表着一场辉煌的胜利。
薛仁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