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
兴庆宫,金仙公主的观星台内,香炉里升腾着袅袅的安神香。
夜风清凉,吹动着她宽大的星月道袍。
一名贴身侍女悄无声息地走上前来,附耳低语了几句。
金仙公主原本波澜不惊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松弛。
她挥了挥手,侍女躬身退下。
皇帝歇下了,还留了新选的秀女侍寝。
这对于心系江山社稷的公主而言,是件好事。
她这个侄儿,自从坐上那张龙椅,就绷得太紧了,像一柄时刻准备出鞘的利剑,寒气逼人,却也易碎。
如今,他终于肯分出些许心神在风月之事上,说明他还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而非一尊冷冰冰的权力神像。
然而,这松弛只持续了片刻。
金仙公主的目光越过宫殿的重重飞檐,望向了东宫的方向,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深沉。
一个江南来的秀女,不过是权宜之计,是暂时的慰藉。
那东宫里的太子妃,才是真正悬在她心头的一根刺。
她太了解李璘,也太清楚张良娣。
那两人之间,隔着君臣叔嫂的伦理,却藏着少年时朦胧不清的情愫。
李璘对这位皇嫂的依赖与痴迷,她不是没有察觉。
这种不该存在的情感,是皇室最大的丑闻,也是政局最不稳定的根源。
“必须尽快了。”
金仙公主对着满天星斗,轻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不容置喙的决断,“册立皇后,家世清白,足以母仪天下。如此,才能彻底断了某些人的念想。”
她不能允许任何可能动摇李唐根基的隐患存在,哪怕那隐患源自她最疼爱的侄儿。……
与此同时,东宫。
夜色下的太子府邸,比兴庆宫要沉寂许多,甚至带着几分萧索的死气。
殿内的灯火不算明亮,映照着一张张麻木而谨慎的脸。
太子妃张良娣正端坐在榻上,手里拿着一卷书,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
殿门被轻轻推开一道缝,她的心腹侍女快步走进来,垂首禀报。
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像一根根冰冷的针,扎进张良娣的耳朵里。
“……陛下今夜,留了长乐坊新选入宫的苏氏女官在甘露殿侍寝。”
张良娣执书的手,几不可查地收紧了些,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书卷的边角,被她捏出了深深的褶皱。
她脸上依旧挂着那副端庄持重的表情,听到的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宫中琐事。
“知道了,退下吧。”
她的声音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
侍女退下后,殿内又恢复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寂静。
张良娣缓缓将书卷合上,放在一旁。
她抬起眼,看向坐在不远处、正百无聊赖地拨弄着茶碗的丈夫,太子李亨。
她的心里,像被谁挖走了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