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茶韵棠独戏,千古流传何追元?
烟雨江南湖边寒,古尘陌上昙花逝!
乌篷船橹声搅碎湖面烟雨,霜降对着碧螺春出神。
青瓷杯沿凝雾如泪,水珠沿壁滑落,在碟上晕开浅圆湿痕。
茶叶浮沉,嫩绿似初醒少女,颤若案头诗笺“棠独戏”
三字,墨迹晕成旧年吻痕。
船身擦过桥洞,檐滴“嗒”
一声砸中茶碟,与她记忆里雪夜冰棱坠地重合。
玄霜小寒的铜铃声倏忽在耳畔复苏,清冽混进雨雾,织成一张逃不脱的旧网。
“这雨比北方的雪还磨人。”
夏至的吴侬软语裹着评弹丝弦渗进舱来。
他披月白杭绸长衫,肩头薄湿如云,折下一枝海棠,花瓣噙雨,风一吹,碎成银星。
“船头那株老海棠开得正好,却孤枝探水,正是‘棠独戏’的现场注脚。”
他将花枝递到她眼前,胭脂色在烟雨里颤抖,像无人认领的锦缎。
霜降抬眼望去,苍劲树干如老人青筋暴起的手,花瓣簌簌坠地,碎红成阵。
她触到杯沿冰凉,忽然想起竹篱院去年小寒:霜压枝头,冰晶碎钻,一样红颜薄命,只是寒具换了雨具。
“像不像咱们种的那株?”
她声音低过雨声。
夏至没答,只将海棠枝斜倚窗棂,水珠滚落,敲出与小寒铜铃同频的冷韵,把两段时间叠成一声。
橹声又起,船尾拖出一道转瞬即逝的白线。
霜降垂眼,茶已凉透,茶叶沉底,像所有未说出口的句子。
雨仍黏人,而北方雪声,已远得只剩一纸旧笺,轻轻压在舱底。
“这话可别让林悦听见,不然又要驳你‘杞人忧天’。”
邢洲挑帘进来,竹帘晃动间,带进一股雨气与油香。
他手里拎着个油纸包,油纸是双层的,印着暗纹的海棠花,油香混着雨气漫开,勾得人食欲大动。
“巷口张阿婆的海棠糕,刚出炉的,热乎着呢。
你瞧这油纸,都被热气浸得透了,油星子印出的海棠纹,倒比真花还鲜活。”
他说着掀开油纸,露出里面金黄的海棠糕,糕面上印着清晰的海棠花印,糖霜闪着微光,“这老人家的手艺传了三代,说是当年给乾隆爷供过茶点,可谁也说不清真假——你瞧,这就应了‘千古流传何追元’的问话,真真假假,早成了雾里看花,辨不清模样。”
他把纸包往案上一放,油纸渗着油星,在案上印出海棠花的纹路。
韦斌紧跟着挤进来,相机挂在脖子上晃悠,黑色的相机包沾了泥点,像撒了把墨。
镜头盖还沾着湿泥,是刚才摔进水坑时蹭的:“可算找着你们了!
弘俊那家伙非要拍‘烟雨归舟’,蹲在桥边调整角度,结果脚一滑摔进了水坑,裤腿湿了半截,现在正跟柳梦璃闹脾气呢,活像个打翻了醋坛子的小媳妇,连相机都不肯碰了。”
他拿起块海棠糕塞进嘴里,烫得直跺脚,舌尖却舍不得离开那甜香:“不过这古镇真藏着宝贝,我在旧货摊淘着个铜制茶宠,是只趴着的貔貅,铜色泛着温润的包浆,老板说是什么唐宋遗物,要价还不低。
你说这‘元’能追得回来吗?说不定就是个现代仿品。”
“怕是‘水中捞月,一场空’。”
鈢堂抱着本线装书走进来,书页泛黄,边角卷得像波浪,是被无数人翻阅过的痕迹。
书脊用丝线装订,有些地方已经松动,露出里面的纸页。
“刚翻了《吴郡志》,这古镇的海棠树载了三十余种,有垂丝海棠、西府海棠,还有贴梗海棠,哪株是唐时旧物,早成了糊涂账。
就像这评弹里唱的‘苏小妹三难新郎’,正史里连苏小妹的影子都没有,不照样流传了千年,成了人人皆知的佳话?”
他用手指点了点诗笺上的问句,指尖带着松烟墨的清香:“‘何追元’?追的不过是后人附会的念想罢了,就像这茶宠,管它是不是唐宋遗物,只要你喜欢,它就有了意义。”
说话间,林悦撑着油纸伞跑上船,伞是竹骨的,伞面印着淡粉的海棠花,雨珠顺着伞骨蜿蜒而下,在伞面上画出细碎的水痕。
她的裙摆沾了泥点,是刚才跑过青石板路时蹭的:“墨云疏和沐薇夏在对岸茶馆现了好东西!
说是有幅清代的海棠图,装裱在红木画框里,画中海棠开得正盛,题款写着‘棠独戏影’,跟咱们这诗笺简直是‘天生一对’,连笔锋都有几分相似。”
她把伞靠在舱壁,水珠顺着伞骨滴落在青石板上,晕开一个个小圈,像撒了把银:“不过那茶馆老板怪得很,说要答对灯谜才肯让看,谜面是‘古尘覆陌,昙花一现’,打一物。
我们猜了好几个都不对,你们说是什么?”
“这可难不倒我!”
苏何宇掀帘而入,手里举着串冰糖葫芦,鲜红的山楂裹着晶莹的糖衣,像串着的玛瑙。
糖衣还带着热气,泛着微光:“答案是‘记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