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来的绣娘都知道,皇后的袆衣要绣十二行锦鸡纹,一行十二只,一只都不能错。她还把高皇后说的话,把曹皇后的日记,都教给徒弟们:“锦鸡不是没凤凰威风,是藏着做皇后的贤德,藏着大宋的规矩。咱们绣的不是锦鸡,是规矩,是体面。”
元丰八年,宋哲宗赵煦登基,高皇后成了太皇太后。新的皇后孟氏要做袆衣,尚衣局的新绣娘又问:“太皇太后,要不要把锦鸡纹改成凤凰?现在外面都传,凤凰更显尊贵。”
高太皇太后笑着摇头,指着身上穿的旧袆衣,上面的锦鸡纹已经有些磨损,却依旧整齐:“不用改。当年我穿这锦鸡纹袆衣祭天,陛下说显体面;现在孟皇后穿,一样显体面。因为体面不在衣服的纹样上,在做皇后的心里,在守不守规矩上。”
孟皇后听了,点头应下。苏巧儿带着徒弟们,又开始绣锦鸡纹袆衣。这次,没人再提改凤凰的事,连宫里的小太监小宫女,都知道皇后的袆衣该绣锦鸡,知道这是从周朝传下来的规矩,是大宋的体面。
苏巧儿老了以后,把自己绣了一辈子的锦鸡纹样,都整理成册,传给了春桃。册子的第一页,写着她当年听高皇后说的话:“锦鸡温顺不怯懦,守礼不张扬,这才是皇后该有的样子,才是大宋该有的样子。”
后来,南宋的时候,有人想把皇后袆衣上的锦鸡纹改成凤凰,可翻开苏巧儿传下来的册子,看着里面的锦鸡纹样,看着上面写的规矩,又把想法收了回去。直到元朝以后,凤凰才慢慢取代了锦鸡,成了皇后礼服上的纹样。
可汴梁尚衣局的老人们,还会给年轻的绣娘讲苏巧儿的故事,讲高皇后的故事,讲那件绣满锦鸡纹的袆衣。她们会说,当年的锦鸡纹,不是没凤凰威风,是藏着老祖宗的智慧,藏着做皇后的贤德,藏着大宋的规矩和体面。
现在,要是有人去看宋代的皇后画像,还能看到她们穿的袆衣上,绣着一行行整齐的锦鸡纹。红色的锦缎,金色的锦鸡,在画像里闪着光,像在告诉后人,曾经有那么一个朝代,皇后的礼服上,没有威风凛凛的凤凰,只有守礼温顺的锦鸡,只有藏在纹样里的规矩和贤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