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百事吉,递给赵煦:“快吃吧,吃了百事吉,什么麻烦都能解决。”
第二天清晨,神宗召集群臣,最终决定派王韶率军增援边境。王韶领了圣旨,当天就带着大军出发。神宗站在城楼上,看着大军远去的背影,手里还攥着半串没吃完的百事吉——他盼着王韶能早日凯旋,盼着边境能早日安定,盼着这“百事吉”的寓意,能真的实现。
几个月后,边境传来捷报——王韶大败西夏军,收复了失地。神宗高兴得不行,又在皇宫里摆了宴,这次的宴会上,依旧有屠苏酒和百事吉,只是多了些从边境送来的新鲜瓜果。大臣们举杯欢庆,司马光和王安石也笑着碰了杯,殿内的气氛,比元旦时还要热闹。
神宗看着眼前的景象,又想起元旦那天的驱傩仪式,想起殿内的烛火,想起儿子的笑脸。他忽然觉得,这屠苏酒的暖意,这百事吉的甜意,不仅在舌尖,更在心里——只要君臣同心,百姓安乐,这大宋的江山,就能永远安稳,永远喜庆。
往后的每一年元旦,皇宫里都会举行驱傩仪式,都会摆上屠苏酒和百事吉。无论是神宗、哲宗,还是后来的徽宗、钦宗,都曾在元旦这天,与大臣们共饮屠苏,共食百事吉,祈求新岁平安。而这元旦的习俗,也从皇宫传到了民间,百姓们在元旦这天,也会喝屠苏酒,吃百事吉,模仿皇宫的驱傩仪式,戴着纸糊的面具,在村里转圈呼喊,祈求新岁无灾无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