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历史军事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736章 汴京疑云:斧声烛影里的皇位谜案

第736章 汴京疑云:斧声烛影里的皇位谜案(3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风醉斜阳 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 双生花的妖娆人生 北美新神 斗罗:天使圣徒霍雨浩 血之孙吴 综影视之末世神棍和她的忠犬男友 开局言出法随,我要整顿修真界! 退婚后,不小心怀了权臣的崽 我靠种田经商养活三军

对着月亮默默叹气。

第五章斧声烛影成迷局

淳化年间,汴梁城里的茶馆开始流传起“斧声烛影”的故事。说书先生用醒木一拍,唾沫星子飞溅:“话说开宝九年那个雪夜,太祖召晋王入宫饮酒,席间屏退左右,只听得殿内有斧子敲地的声音,还有太祖的呵斥声……”台下的茶客们屏住呼吸,手里的茶杯悬在半空,连窗外的风声都仿佛变成了当年的斧声。

有个曾在宫中当差的老太监,退休后在茶馆打杂,听到这段总摇头:“那天我就在殿外伺候,确实听见斧子响,还看见晋王慌慌张张跑出来,手里的冻梨掉在雪地里,他都没捡就跑了,第二天太祖就没了……”他说这话时,浑浊的眼睛望着窗外的飞雪,像是又回到了那个改变大宋命运的冬夜。

赵光义晚年也常被噩梦困扰。有次他梦见太祖浑身是血地站在床前,手里举着玉斧,斧刃上的暗红痕迹格外刺眼,嘴里念叨着“还我皇位”。他从梦中惊醒,冷汗湿透了龙袍,连喊着传太医,太医用了安神药,他还是睁着眼睛坐到天亮,看着窗外的启明星,眼神里满是恐惧,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带,把玉上的纹路都磨得发亮。

为了堵住悠悠众口,赵光义命人重修《太祖实录》,把“金匮之盟”写得明明白白,还加了段太祖临终前紧握他的手说“吾儿年幼,国事就交给你了”的情节。可越描越黑,民间的质疑声反而更大,有人说盟约是伪造的,有人说遗诏是逼宫得来的,还有人说太祖根本不是病死,是被赵光义用玉斧砍死的,斧声烛影就是铁证。

真宗继位后,曾想为“斧声烛影”正名,命史官重新查证。可当年的知情人要么去世,要么三缄其口,唯一的物证玉斧,早就不知所踪,有人说被赵光义扔进了汴河,有人说被他悄悄埋进了皇陵,还有人说藏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密室里,等着真相大白的那天。史官查来查去,最后只能在史书上写下“太祖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晋王继位”,寥寥数语,留下了无尽的谜团。

百年后的汴梁城,州桥夜市依旧热闹。说书先生讲完“斧声烛影”,拿起茶碗喝了口热茶:“这龙椅之争啊,从来都是血雨腥风。至于是不是晋王弑兄篡位,咱们说不清,可那夜的斧声烛影,就像根刺,扎在了大宋的骨头上,拔不掉,忘不了。”

台下的茶客们议论纷纷,有人说赵光义手段太狠,有人说太祖传弟也合理,吵吵嚷嚷间,卖糖葫芦的小贩穿梭而过,冰糖的甜香混着茶香,在喧闹的夜市里弥漫。只有宫墙深处的积雪,年复一年地落下又融化,掩盖着当年的血迹和秘密,把这段扑朔迷离的宫变,变成了大宋历史上最耐人寻味的谜案,在时光里流传,引得后人一遍遍猜测、探究,却始终找不到标准答案。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在古早师徒文里当咸鱼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夺春情 把神明追求到手后 诡异入侵:假扮插班生的我误入老钱班 大乾边关一小卒 逆子,开门!你娘回来整顿家风了 水浒:我在梁山当绿茶 穿到原始大陆搞基建 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