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瞒我。自颍川战后,我观你言行,似与往日不同。易躁易怒,煞气外露。”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毫无破绽的营寨:
“今日筑营,虽成果斐然,但过程想必极为酷烈,否则士卒何至如此疲敝?
“而且你见董卓时,更是锋芒毕露,杀意盈天。这并非你平日心性。”
牛憨被关羽说得有些发懵,他仔细回想了一下,似乎确实在智力提升之后,有点容易上火。
但他觉得这很正常:“二哥,俺没觉得有啥啊。可能是……可能是路上见的糟心事太多了吧?那些被祸害的村子,没饭吃的人……俺心里憋得慌。”
他顿了顿,有些困惑地补充,
“而且,俺觉得这样没啥不好,厉害点,才没人敢欺负咱们,才能护着大哥和百姓。”
关羽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心疼。
他明白了。
自己这个四弟,原本在数月前,不过是山野一快乐的小樵夫,虽有一身蛮力,却未尝人间疾苦,不解世间险恶。
每天除了吃和睡,也无什么烦恼。
可自从那日桃园相识,似是命运让其与众人交缠。
这数月来,他随着众人转战千里,尸山血海见过,百姓流离见过,官场倾轧见过,阴谋诡计也见过。
再加上他一路行来,与众人多次参与血战,虽然所斩者虽是贼寇,然杀戮之事,终非常道。
血火之气,最易侵人心志。
四弟此时,正如美玉蒙尘,宝刀染血。
尘需拂拭,血需擦拭,心结亦需化解。
否则日积月累,便成心魔,易怒易躁,失了本心平和。
此非他之过,而是世道催人。
想到此处,关羽缓缓问道:
“四弟,你可知我等为何而战?你自家……又有何志向?”
牛憨毫不犹豫,脱口而出:
“二哥你忘了?咱们桃园结义,发誓要匡扶汉室,要让天下人都有饭吃!”
关羽却摇了摇头,目光深远:
“匡扶汉室,乃大哥之志。”
“让天下人有饭吃,此愿虽宏,却似空中楼阁,是因你自身饥寒而起的大慈悲,但路途何在?”
“为兄看来,你尚在迷茫之中。”
“你可知,除了挥斧杀敌之外,你牛憨,欲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欲以何种方式,去实现那大宏愿?”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牛憨心上。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虽然自己智力增长,但一个人支撑内核的见闻阅历却还停留在原先樵夫时期。
此时除了“跟着大哥干”、“砍翻坏人”之外,他确实说不出更多所以然来。
他也能记起前世那太平盛世,那确实是他认为跟着大哥能够达成的伟愿。
可过程呢?
前世那盛世是一代代英雄们舍生取义搭建的。
自己这种人,真的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