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爸,妈,具体怎么回事?”他不动声色地问。
“报纸上也没细说,”陈国富摇摇头,“就说那边政策变了,好多做生意的华侨被没收财产,赶出家门。
有些人不肯走,听说还唉!”
汪巧珍叹气道:“作孽啊!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折腾人!
那些华侨在那边几十年,家业都在那儿,说没就没了.”
陈秉文默默听着,心中了然。
历史的车轮,正碾过1978年的节点。
某个不听话的小朋友,开始蠢蠢欲动了。
他笑着安慰父母:“爸,妈,别太担心。
港府和国际社会不会不管的。
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话虽如此,他心中却多了一丝警惕。
接下来一段时间,港岛会涌入大量来自南越的华侨难民。
陈秉文深知,这不仅是人道主义危机,也可能孕育着不安定因素。
饭后,陈秉文回到书房,拿起桌上几份当天的报纸。
《星岛日报》国际版角落,一则不起眼的短讯印证了父母的话:
“南越当局收紧外资及私营经济政策,部分华侨商人资产遭查没,引发离境潮。”
《华侨日报》的报道稍详细些:
“南越同奈省发生针对华裔商铺打砸事件,数十户被迫迁离。
据悉,近期南越多地出现类似情况,引发华侨社群恐慌。”
报道篇幅不大,语气克制,但字里行间透出的不安和动荡,清晰可辨。
与此同时,港岛华润公司驻地正在召开一场小型会议。
参会人员分别是来自华润总部的采购经理李国伟,以及三位神情严肃、坐姿笔挺、来自西南军区后勤部的干部。
为首的,是后勤部下属物资处的王建军处长。
没有过多的寒暄,王建军开门见山道:“李经理,时间紧,任务重,客套话就不说了。
我们此行是带着紧急的战备采购任务来的。
根据上级指示,我们需要为前线部队筹措一批特殊的单兵应急补给品。
要求高能量、易携带、抗疲劳、最关键的是要耐储存,能在热带山岳丛林环境下保持稳定。
必须能快速补充体力,缓解疲劳,帮助战士们保持高度的警觉和作战状态。”
李国伟神情凝重,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王建军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接着说道:“目前国内的食品厂和药厂,加班加点生产压缩干粮和罐头,能量保障没问题。
但快速抗疲劳这类核心成分为高纯度牛磺酸,国内目前几乎无法规模化生产,完全依赖进口,渠道非常不稳定。
而另一核心成分咖啡因,产量有限,需要优先保障医疗药品的生产,分配到食品领域的份额极少。
短时间内无法满足大规模、高质量的战备需求。”
王建军没有明说,但李国伟怎么可能不清楚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