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计划和月球基地,他还真不一定能听下去,能听下去也不一定能了解,但是让他看看科幻电影,看看逼真的科幻画面他还是可以的。
所以才有会这么一问。
主要是老登知道,联邦才是最早决定建造月球基地的国家啊!
毕竟老登是上世纪四二年生人,他经历过上世纪的载人登月高潮时期,也知道联邦放弃载人登月之后的低落期,同时NASA为了再次提高自己的权力,就在八九年提出了新的太空探索战略。
那个时候他还没有老年痴呆,而是正年富力强的时候。
那个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在月球建立永久性设施,为深空探索及火星任务提供中转支持。
月球基地是“征服宇宙空间三部曲”的重要环节,分阶段规划包括基地建设、月壤制氧工厂及无人化工业生产等里程碑。
当时老登还不是联邦最核心的高层,只听说是要耗资1000亿美元建立月球太空城。
这一计划将分阶段进行,最初建立临时基地,人数从十几人逐步增加到几十人,他们将在月球进行矿物开采和冶炼试验,并为建造永久基地做准备。
等到零七年建成中小型永久基地,人数增加到百余人,逐步形成从开采、冶炼到运输的整套生产系统。
最后是在二五年左右,在月球上建成一个可以容纳千人的月球城,各种类型的生产、生活、娱乐设施日趋完备。
物资不仅可以自给自足有余,甚至还可以“出口”地球。
他看过当时的月球基地蓝图,占地达到了8000平方米,是一座圆形3层建筑物,直径64米,每层高4.5米。
屋顶由混凝土建造,再覆以月球土,厚0.7~2.5米。
墙壁分内外两部分,外墙6层,厚1.4米,内墙厚2.5米,内外墙中间夹0.7米厚的月球土,主要用于防宇宙射线、太阳风,以及陨石的撞击。
另外建筑物中间还有一个圆形防空洞,一旦建筑物受损,大气外泄,人可以躲入其中避难。
为了建设月球城,联邦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准备,甚至还建造了一个名为“生物圈2号”的封闭式的地面生态系统模拟系统。
这个系统的目的是在封闭环境下仿真的模拟地球生态环境,为以后在月球上建立地球生态做准备。
人类要在月球表面正常生活居住,首先离不开淡水和氧气,但当时人类对月球的认知有点少,认为上边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
这怎么办呢?
这难不倒联邦的科学家。
他们发现月球的沙土含有很多的氧,他们便提出了用月球沙土制造淡水和氧气的设想。
这一设想是先用铲车自动挖掘月面的沙土,从中选出含氧的铁矿物,然后用氢使含氧铁矿物还原,便可制得淡水了。
有了水,通电使水电解,得到的是氧气和氢气。
氧气经液化贮存,随时可向基地居民供应。
最初用作还原剂的氢可以从地球上运来,生产开始后电解水获得的氢即可循环使用。
据估计,190吨月球沙土含有15~16吨含氧铁矿物,可制得1吨氧气。
而1年只需要生产1吨氧便可维持月球上10人生存的需要。
其次,人类要在月球自给自足系统中生活,还必须保证食物供应。
食物从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