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6亿美元。
毕竟波音公司是当之无愧的联邦正星条旗老牌载人航天器制造商,造出来的飞船那叫一个地~道!
从最早的水星飞船、双子座飞船承包商麦克唐纳飞行器公司,到阿波罗飞船承包商北美航空公司,再到航天飞机轨道器承包商洛克韦尔公司,统统先后合并到波音公司麾下。
可以说NASA启动商业乘员发展计划的时候具有研制载人飞船经验的厂商非波音公司莫属。
甚至波音自信地宣布新飞船将在一五年之前为商业载人任务做好准备,并为其命名为“星际客机”!
然而……
其项目实施过程一再暴露设计、制造等缺陷,导致飞船进度不断推迟。
等到一九年三月份的时候,作为合同“备份”的载人龙都成功进行了无人首飞。
然后过了大半年,直到一九年十二月,“星际客机”飞船终于执行了首次无人轨道试飞任务。
并且只是执行了任务,但没有完成任务!
因为它刚升空就被发现了一个低级错误——飞船上的时钟没有和地面进行同步,两者相差了11小时!
所以飞船飞行过程中根据错误的时间进行计算,认为飞船偏离了轨道,于是启动发动机试图矫正……
结果很快就把有限的燃料耗尽了。
因为没能达到预定飞行高度,所以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也被取消,好在返回地球的过程还算顺利。
但最主要的任务没完成,NASA将这次任务形容为“灾难性的失败”。
现在两年过去了,作为合同“备份”的载人龙飞船都已经完成四次载人任务了,前段时间经过改进的“星际客机”被装到火箭上准备第二次无人试飞。
结果就发现飞船的多个阀门被腐蚀堵塞,只能取消第二次无人试飞进行重新检修。
这一世路云不知道它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进行第二次无人试飞,但上一世是一直等到二二年五月波音公司才勉强完成了“星际客机”的首次无人测试飞行。
是的,勉强完成,而不是完美完成。
因为飞船上的12台轨道机动发动机有2台未能正确点火,但因冗余设计成功对接了国际空间站。
之后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打开舱门进入舱内,除了检查飞船状态,还卸下了“星际客机”带来的两百千克物资,然后又打包两百多千克物资回地球。
那之后在波音公司的运作下,虽然“星际客机”飞船在入轨点火阶段仍出现了不少“瑕疵”,但业内人士评估认为此次任务是成功的,“星际客机”飞船可以启动后续载人试飞任务。
可NASA不这么认为。
后续检查的时候发现了飞船的一系列新问题,例如缠绕在电线绝缘层上的保护带错误使用了易燃材料,降落伞系统可能比预期更脆弱,那些都需要重新设计和测试。
这导致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一再推迟。
之所以航空航天巨头波音会被“刁难”,不少人怀疑是它负责的另一个“鸽王”项目无法让NASA满意。
也就是那个同样一直推迟的SLS登月大火箭。
那玩意更是重量级。
不过上一世的“星际客机”磨蹭到二四年终于进行了首次载人飞行。
不过载人首飞也不顺畅,推迟了好几次之后才终于带着两名航天员飞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