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铁路纵横,鬼子运兵极快。咱们攻锦州、沈阳,决不能只看到沈阳那十多万鬼子兵力,而是要看到吉林、黑龙江的关东军部队,看到朝鲜的鬼子部队和各路伪军部队。”
总部指挥室里,圆脸参谋指着地图,对众参谋们探讨道:“关东军战力强悍,但咱们有独立支队,自然是无需担忧。
但一旦鬼子源源不断的增援过来,独立支队双拳难敌四手,只怕容易吃亏。
依我看,此次反攻东北要点有二,一是张云那里的后勤保障,二是后续部队要源源不断,以保证前线兵力优势。”
“不妥,不妥,”围坐地图前的一个参谋摇头道:“咱们跨越高原千里运兵,后续大量部队运载工具不足,恐怕要步行行军过去,前线补充速度其实很慢。
只怕咱们增援部队还在半路上,前线就已经打成了一锅粥。
不如直接安排大量二线部队跟随独立支队前行,前面占领一地,随行部队接收一地,以便可以释放出主力力量。”
另一个总部参谋仍然摇头。
“独立支队此次是千里快攻,基本是乘车前行,随行部队跟不上的。”
“确实跟不上,至少作战初期,独立支队只能独立支撑北线。”
“这样难度太大了!”
一时间,参与讨论的参谋们议论纷纷,却也拿不定主意。
这时候,一直在后面倾听大家讨论的付参谋拿出一份电报走到前面,对着大家笑道:
“你们这主要是从军事角度看待反攻东北,但事实上,老家这几天讨论认为,反攻东北绝不能仅限于军事斗争,而是要制定一整套涵盖军事、政治、地方治理、群众组织建设等事宜的整套战略。
我手中这份文件,就是老家讨论后的基本作战思路。”
参谋们顿时安静下来,倾听着付参谋传达老家人的战略思考。
这是一份涵盖内容广泛的整体作战计划。
具体来说,军事上仍然是两路并进。
北线由独立支队以及八路军各地骑兵部队组成,第一批部队约25万余人,以坦克、卡车、战马等载具横跨千里高原,避开鬼子目前防守严密区域,沿张家口、赤峰、通辽阜新等方向,一路直扑沈阳、锦州方向。
南线,则是以886旅等主力部队以及冀北山区部队组成,约20万人,沿着燕山山脉抢占北平北侧古北口等地,一路沿着承锦铁路,直扑锦州。
北线鬼子近乎毫无防备,且大部分都是高原平地,鬼子必然难以阻挡;
南线则全是山脉地形,虽然有冀北山区八路军本土部队相助,但也很可能会被鬼子阻击于山区之中。
没关系,按照老家人的思路,独立支队在接近沈阳时,虚攻沈阳,实攻锦州,然后安排部分部队从承锦铁路东侧向西攻击,帮助南线合围承锦铁路沿线敌人,进而实现铁路贯通。
核心目标,则是两路归一,避开鬼子可以轻易干扰的北宁线,彻底打通通往东北的锦承铁路。
如此一来,八路军后方的百万大军就可以借助目前控制的铁路线,只需要从张家口附近步行行军大概140公里,就可以接续到铁路上,进而较快补充前线部队。
地方治理方面,则是整个华北抽调十万干部,随军赶赴东北。
目前鬼子兵力不足,关东军主力又聚集在边境,整个东北地区内部防御其实很是松散。
只要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