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里的茶香突然变得刺鼻。
孙哲文低下头道"
刘副省长说得是。
"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从胸腔里闷响着出,"
开县会在合规前提下积极创新。
"
"
这就对了嘛!
"
刘宁峰拍了下手,转向刚落座的专家组组长,"
老陈,你们专家的意见呢?开县这个选址,到底行不行?"
组长推了推眼镜,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图纸。
图纸边缘被磨得毛,显然被反复翻阅过。
"
刘副省长,我们经过三轮实地勘测,"
他展开图纸时,袖口露出一块老式上海牌手表,"
开县的区位优势明显,但"
他顿了顿,指尖点在图纸西北角,"
这里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地下溶洞群的分布出了初步预估。
"
"
溶洞?"
宋青河突然插嘴,核桃在掌心搓得咯吱响,"
多大点事!
炸了填了不就完了?我们搞工程的,还怕这点小困难?"
组长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下:"
宋总,机场跑道对地质稳定性要求极高,溶洞处理不当会留下重大安全隐患。
而且"
他看向孙哲文,"
孙县长之前要求我们把生态红线评估也加进去了,开县西北侧有一片省级保护湿地,绕避方案会增加至少百亿成本。
"
"
百亿?"
方可法的声音陡然拔高,"
这这不是小题大做吗!
湿地可以迁嘛,溶洞可以填嘛!
"
孙哲文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金属般的冷硬:"
方书记,湿地是开县的生态屏障,更是子孙后代的饭碗。
至于溶洞。
"
他看向组长,"
陈组长,你们说说这结果吧。
"
空调出风口的嘶鸣突然尖锐起来,像针一样扎进孙哲文的耳膜。
他盯着刘宁峰指尖那叠标着"
机密"
的文件,喉结下意识地滚动——三天前他催问专家组时,对方只说"
数据复杂需复核"
,从未透露过溶洞与湿地的具体风险。
此刻看着刘宁峰翻开文件时骤然蹙起的眉头,他才惊觉问题比预想中更严峻。
"
溶洞群分布出勘测预期?"
刘宁峰的指尖停在地质扫描图上,声音陡然冷了下来,"
西北湿地还是省级保护区域?"
他抬眼时,金丝眼镜反射的灯光刺得孙哲文眯起眼,"
孙县长,这些情况你事先知道?"
孙哲文的后背撞上椅背,皮革的冰凉透过衬衫渗进皮肤。
他想起三天前在设计院看到的初步数据——当时溶洞范围用黄笔圈着,湿地红线只是模糊的虚线,专家组组长只说"
需进一步论证"
。
"
刘副省长,"
他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干涩,"
我也是这会才知道。
"
这话半真半假。
他确实没料到溶洞风险如此致命,方可法突然咳嗽起来,掏出纸巾擦汗。
"
哼。
"
刘宁峰将文件推回,指腹在"
机密"
二字上碾出褶皱,"
机场是省重点工程。
"
专家组组长突然开口,声音带着职业性的冷静:"
刘副省长,从工程安全角度出,我们建议"
会议室里死一般寂静,只有空调外机在窗外嗡嗡作响。
方可法轻咳一声“陈组长,那可否勘探其它地方?”
陈组长扶了下眼镜“我们主要是时间不太充足,当然这勘探的结果也是出乎我们的意外,不过呢,我们也会尽量再寻址勘探。”
刘宁峰瞟了眼宋青河。
孙哲文捕捉到那瞬间的眼神交汇,他盯着宋青河油光满面的脸,试图从那堆笑的褶皱里找出破绽,却只看见商人特有的精明。
"
陈组长,你们先去忙吧。
"
刘宁峰忽然开口,指尖敲在紫檀木桌面的声响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
专家组组长推了推眼镜,老式上海表的秒针恰好在十点三十五分停顿了半秒,他与副组长起身时,公文包拉链出的轻响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
"
开县的风水"
刘宁峰望着窗外渐渐沉下去的暮色,语气突然带上了几分玄奥,"
省委省府寄予厚望,偏偏出了地质问题。
"
他转过身时,金丝眼镜反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