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手里抱着一个木盒子——里面是张婆婆常用的织锦梭子。
看到苏晚,张婆婆笑着迎上来:“晚晚,我们来早了,没打扰你吧?”
“不打扰!
您能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苏晚接过张婆婆手里的布包,“快进来看看,这就是以后的工作室,楼上的老梁刚修好,特别好看。”
张婆婆跟着苏晚走进厂房,看到修复好的老梁,眼睛立刻亮了:“这老梁修得好啊!
保留了原来的木纹,还透着劲儿,一看就是懂老物件的人修的。”
她又走到工艺区,看到苏晚画的织机摆放草图,忍不住点头:“你这布局好,织机放在窗边,光线足,织锦的时候能看清丝线的颜色,比我们在小镇的阁楼里好多了。”
跟在后面的小娟抱着木盒子,小声说:“张婆婆,这里比我们家还亮堂,以后在这里织锦,肯定特别舒服。”
苏晚听到这话,心里暖暖的:“小娟,以后你要是觉得哪里不舒服,随时跟我说,我们可以再调整。
对了,我在厂房附近租了公寓,有两个房间,您和小娟住一间,还有一间放您的织锦工具,您看行吗?”
“行!
怎么不行!”
张婆婆拉着苏晚的手,眼眶有点红,“你这孩子,比我亲闺女还贴心。
我本来还担心,到了城里住不惯,现在一看,你什么都准备好了,我放心了。”
陆时砚在旁边看着,悄悄对秦峰使了个眼色。
秦峰会意,从工具箱里拿出老花镜和针线盒,递到张婆婆面前:“张婆婆,这是陆总给您准备的,知道您织锦的时候需要老花镜,特意找工匠做了轻一点的镜框;针线盒里的针都是圆头的,不容易扎手。”
张婆婆接过老花镜,戴上试了试,笑着说:“正好!
我原来的老花镜太重,戴久了鼻梁疼,这个轻得很,谢谢你啊,小伙子。”
陈瑶在一旁看着,忍不住打趣:“陆总,您这准备得也太周到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您是工作室的‘后勤部长’呢!”
陆时砚没反驳,只是看着苏晚,眼底满是笑意:“只要能帮到她,做什么都愿意。”
苏晚听到这话,脸颊微微泛红,连忙转移话题:“张婆婆,我带您去看公寓吧,离这里很近,走路十分钟就到,您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添置的,我们现在就去买。”
“不用不用,有地方住就行,不用再花钱了。”
张婆婆摆摆手,“我刚才看了工作室,心里就有谱了,明天我就把织机从老家运过来,再教小娟织你说的‘缠枝纹’,争取月底就能出第一批织锦,不耽误你国外展会的准备。”
苏晚心里一热,用力点头:“谢谢您,张婆婆。”
几人一起去了公寓,张婆婆看到干净的房间和阳台上晒着的被子,更是满意。
小娟跑到窗边,看着楼下的菜市场,兴奋地说:“张婆婆,这里楼下就有菜市场,以后我们不用走老远买青菜了!”
张婆婆笑着点头,转头对苏晚说:“晚晚,你放心,我们肯定好好干,不辜负你这么用心准备。”
从公寓出来,已经是中午十二点。
陆时砚提议去附近的餐馆吃饭,苏晚想起张婆婆爱吃家乡菜,特意选了一家做江南小菜的餐馆。
饭桌上,张婆婆跟苏晚聊起织锦的细节,陆时砚偶尔插一两句,都是关于面料保存、织机维护的专业建议,显然是提前做了功课。
陈瑶看着两人默契的样子,悄悄对秦峰说:“你家老板现在越来越像‘贤内助’了,以前谁能想到,陆氏总裁会研究织机维护啊?”
秦峰压低声音,笑着说:“自从遇到苏小姐,老板变了好多,以前连自己的办公室都懒得收拾,现在连工作室的老梁修复都要亲自找资料。”
吃完饭,陆时砚要回公司处理事务,临走前把投资协议递给苏晚:“你先看看,要是觉得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随时给我打电话。
等你确认没问题了,我们再找律师公证,确保工作室的所有权完全归你。”
苏晚接过协议,认真地点头:“好,我今晚仔细看看,明天给你答复。”
陆时砚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别太累了,要是看不懂的条款,记得问我,我比你懂这些。”
“嗯,我会的。”
苏晚看着他上车,直到车子消失在街角,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