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哲的妻子脸色一僵,没再说话。
三姑婆打圆场:“好了好了,别说这些了,小晚啊,你爸妈是做什么的?家里还有什么人啊?”
苏晚又想起攻略,笑着回答:“我妈妈以前是老师,现在身体好了,也帮我整理织锦资料;我爸爸之前做生意遇到点困难,现在也在慢慢好转,谢谢您关心。”
她没提父亲破产的窘迫,只说“慢慢好转”
,既诚实又保留了体面,还自然引到了织锦上。
三姑婆点点头:“这样啊,你妈妈是老师,难怪你这么有才华,知书达理的。”
就在这时,管家走过来,对陆时砚和苏晚说:“先生让我请两位去茶室,茶已经泡好了。”
陆时砚站起身,对亲戚们说:“我们先去见爷爷,等下再陪大家聊天。”
他伸手扶了苏晚一把,两人一起走出正厅,朝着茶室的方向走去。
离开正厅的喧闹,苏晚松了口气,小声对陆时砚说:“刚才谢谢你。”
“谢我什么?”
陆时砚捏了捏她的手,“你刚才回答得很好,比我预想的还从容。”
茶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陆老爷子的声音:“时砚,小晚来了吗?让她进来,我跟她聊聊织锦。”
苏晚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旗袍领口,跟着陆时砚推开门——茶室里,陆老爷子坐在藤椅上,面前的茶桌上摆着一套老茶具,旁边还放着那本她见过的织锦画册。
“爷爷。”
陆时砚开口。
陆老爷子抬起头,目光落在苏晚身上,没有之前亲戚们的审视,反而带着几分期待:“小晚来了?快坐,尝尝我泡的明前龙井,看看跟你妈妈种的比,哪个更好喝。”
苏晚心里一暖,从手提袋里拿出龙井罐,双手递过去:“爷爷,这是我妈妈种的茶树采的明前龙井,您尝尝,要是喜欢,下次我再给您带。”
陆老爷子接过茶罐,打开闻了闻,眼睛亮了:“好香!
跟我年轻时喝的龙井一个味道,你妈妈也是懂茶的人啊。”
他一边说,一边示意苏晚坐下,亲手给她倒了杯茶:“尝尝我的茶,咱们边喝边聊,我听说你在小镇找到了老织锦艺人?他们的织机是哪种型号的?”
苏晚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紧张感彻底消失了。
她看着陆老爷子期待的眼神,笑着开口:“爷爷,小镇的老艺人用的是民国时期的木织机,比现在的机器慢,但织出来的锦更密,我还拍了照片,您要不要看看……”
茶室里,茶香袅袅,织锦画册摊在桌上,一老一少聊得投机。
陆时砚坐在旁边,看着苏晚眼里的光,嘴角忍不住上扬——他就知道,她靠自己的才华,就能赢得爷爷的认可。
而正厅里,陆明哲的妻子还在跟亲戚们小声嘀咕:“不就是个做衣服的吗?还真以为能进陆家的门?”
旁边的三姑婆听了,皱着眉反驳:“话可不能这么说,小晚懂织锦,还能跟老爷子聊到一块儿,这可不是一般姑娘能做到的。
我看啊,这姑娘踏实,配时砚正好。”
陆明哲坐在角落,听到这话,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他本来还想在饭桌上刁难苏晚,让她在陆家丢面子,没想到她居然这么快就讨好了爷爷和三姑婆。
他攥紧了拳头,心里盘算着:等下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找个机会,让她出丑。
茶室里的苏晚还不知道陆明哲的心思,她正拿着手机,给陆老爷子看小镇织娘的照片:“爷爷,您看,这是年轻的织娘在学织银线海棠纹,她们学得可快了,上次我去的时候,已经能织出完整的花瓣了……”
陆老爷子看着照片,频频点头:“好!
好!
老手艺有人传,比什么都强。
小晚,你做得好,以后要是有需要,爷爷给你找些老织机,咱们把这手艺好好传下去。”
苏晚眼睛一亮:“谢谢爷爷!
要是有老织机,小镇的艺人们肯定高兴!”
就在这时,管家走进来,轻声说:“先生,各位亲戚都到齐了,晚饭准备好了。”
陆老爷子点点头,站起身对苏晚说:“走,吃饭去,咱们边吃边聊,我还有好多织锦的事儿要跟你问呢。”
苏晚跟着陆老爷子和陆时砚走出茶室,朝着正厅的方向走去。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香包,心里满是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