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角的手机震动起来,是陈瑶来的截图——国内最大的设计师论坛页,一条题为“论苏晚事件:才华不该被流言裹挟”
的帖子被顶上热榜,帖人是顾老。
苏晚的指尖顿了顿,点开截图。
顾老的文字一如既往的犀利通透:
“近日观苏晚设计师之事,愤慨之余更觉痛心。
一个能用冰裂纹讲好东方故事的创作者,一个能在恒通项目中三十余次修改细节的匠人,却要被‘包养’‘资源置换’等污言秽语围猎。
设计界最该珍视的是什么?是凌晨三点未熄的台灯,是画废又重画的手稿,是为了o1毫米弧度反复试验的执着。
这些,苏晚都有。
我见过她大学时的毕业设计,用廉价棉麻复刻的宋锦纹样,针脚里全是对传统的敬畏;也见过她为恒通制服跑遍七家工厂,只为找到最适合刺绣的面料。
这样的设计师,不需要依附任何人来证明价值。
陆氏的声明让我看到了商业资本对原创的尊重,更希望所有创作者记住:你的才华,就是最硬的底气。
至于那些躲在屏幕后泼脏水的人,终会被时间揭穿——毕竟,设计可以抄,风骨抄不来。”
下面的评论区早已炸开,各行各业的设计师纷纷留言声援:
“顾老说得对!
我们通宵改稿的时候,那些造谣的人在干嘛?”
“见过苏晚的冰裂纹工艺,真的是硬实力,不服不行。”
“顶!
让那些靠歪门邪道上位的人看看,什么叫真正的设计师!”
苏晚的眼眶微微热,握着笔的手指有些紧。
顾老是国内设计界的泰斗,从不轻易为晚辈声,这次却字字铿锵地为她正名,这份重量让她心头沉甸甸的。
“顾老也太给力了!”
陈瑶的消息紧跟着进来,“我刚听秦峰说,顾老特意给陆总打了电话,说‘要是连个苏晚都护不住,以后别想在设计圈抬头’,陆总听完就让公关部联系了所有主流媒体,要做一个‘原创设计师群像’专题,第一期就推你!”
苏晚放下圆规,走到窗边。
楼下的梧桐叶在风中轻轻摇曳,阳光穿过叶隙,在地面织出跳动的光斑。
她想起去年设计大赛后,顾老在后台拉住她,说“你的冰裂纹里有魂”
,那时她只当是前辈的鼓励,如今才懂这份认可背后的深意。
上午十点,设计部的会议室内,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
王姐正拿着陆氏集团来的“云境”
项目资料,小心翼翼地问:“苏设计师,这几款面料样品是按您昨天标注的参数找的,您看看是否合适?”
小林则捧着平板电脑,上面是他连夜做的色彩方案:“我参考了‘云境’酒店的禅意风格,选了这几种低饱和色,您觉得要不要加入一点金线提花?”
苏晚接过面料样品,指尖拂过细腻的真丝混纺面料,触感柔滑却挺括,恰好符合她对“云境”
系列“内敛中见精致”
的定位。
“金线提花可以用,但密度要控制在3以内,”
她指着方案上的米白色,“这个色号再调浅一度,接近宣纸的质感会更贴合东方美学。”
众人点头应和的声音里,再没有了往日的猜忌与敷衍。
陆氏的声明像一把钥匙,不仅打开了舆论的僵局,也让这些曾观望甚至质疑的同事们,终于看清了实力的分量。
午休时,李娜拿着一份行业报进来,头版标题格外醒目——《从苏晚事件看设计圈生态:当才华遭遇流言,我们该站在哪一边?》。
记者采访了数位业内人士,其中一段来自陆氏设计总监的话被标了红:
“陆总在高层会议上说过一句话:‘如果连保护真正有才华的人都做不到,我们谈何引领行业?’苏晚设计师的冰裂纹工艺改良,解决了传统刺绣在现代面料上的起皱问题,这才是我们合作的核心。
至于那些流言,不过是实力不足者的酸葡萄心理罢了。”
“你看你看!”
李娜兴奋地指着报纸,“连陆氏的设计总监都夸你的工艺呢!
这下谁还敢说你是靠关系?”
苏晚翻到报纸中页,恰好看到对林薇薇的报道。
标题是“从新星到疑犯:抄袭者的坠落轨迹”
,文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