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枝繁叶茂。第二年夏天,树上结满了果实,青的像翡翠,红的像玛瑙,路过的百姓都能随手摘下几颗,或直接吃,或带回家熬膏、泡茶。百草堂里,王宁和张阳还根据古籍上的偏方,研制出了无花果叶药包、无花果蜜饯等,不仅能治病,还成了小镇的特色,连周边镇子的人都来购买。
这年中秋,青石巷的百姓聚在巷口的无花果树下,摆起了长桌宴。桌上摆满了用无花果做的食物——无花果膏、无花果酱、无花果干炖排骨,还有王娜特意酿的无花果酒。月光洒在桌上,映着百姓们的笑脸,王宁站起身,举起酒杯,对大家说:“多亏了大家的支持,百草堂才能走到今天,这杯酒,我敬大家!”
百姓们纷纷举起酒杯,欢声笑语中,有人提议:“王大夫,不如我们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为‘无花果节’吧,让大家都记得这果子的好处,也记得我们青石巷的情谊。”提议一出,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从那以后,每年中秋,青石巷都会举办“无花果节”。巷口的无花果树下,总是挤满了人,有的在交流无花果的药用方法,有的在分享用无花果做的美食,还有的在听王宁和张阳讲中医药的知识。百草堂的药香和无花果的甜香,年复一年地飘荡在青石巷里,成了小镇最温暖的记忆。
许多年后,王雪也成了一名出色的药师,接过了百草堂的担子。她常常指着巷口的无花果树,对来抓药的孩子说:“这棵树不仅结出甜美的果子,还教会我们,医者仁心,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而王宁和张阳则坐在药铺里,整理着新的药方,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他们布满老茧的手上,也落在桌上那本记载着无花果药用方法的古籍上,岁月静好,暖意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