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也陆续赶来,有的带着小本子,有的提着竹篮,都想好好学学这能治病的“宝贝草”。
王宁拿起一株红蓼,指着它的茎秆和果穗:“大家看,红蓼的茎秆是中空的,上面有明显的节,果穗是红紫色的,像一串串小珠子,成熟后的果实就是水红花子,摸起来硬邦邦的,颜色是棕黑色。”他又拿起一枚水红花子,递给身边的孩子,“你们摸摸,是不是有股淡淡的香味?”林婉儿也补充道:“采摘水红花子要在秋季,这时候的果实最饱满,药效也最好。采摘的时候要注意,别把整株植物都拔掉,只摘果穗就行,这样明年还能再长。”
张阳药师则翻开药书,指着上面的记载:“《本草备要》里说,水红花子能‘散血消积,治瘕痞块’,除了治食积胀痛,以后要是遇到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也能用它来外敷。”村民们听得认真,时不时提问。李阿婆指着河边的一片红蓼:“王掌柜,那片红蓼是不是也能采?”王宁点点头:“可以,不过咱们今天只采一部分,留些给鸟儿当食物,也让红蓼能继续繁殖。”
张娜和王雪则在一旁教大家炮制水红花子:“新鲜的水红花子要先晒干,除去杂质,要是想增强药效,就用黄酒炒一下,像这样……”张娜拿起少量水红花子,放在小锅里翻炒,黄酒的香气很快飘了开来,引得村民们纷纷凑上前看。
一直到夕阳西下,大家才依依不舍地散去。不少村民的竹篮里都装着自己采摘的水红花子,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王宁看着河边的红蓼,对身边的人说:“以后咱们每年都在这里种些红蓼,既能当药材,又能美化河岸,多好。”林婉儿点点头,望着远处的炊烟:“这水红花子不仅治好了村民的病,还让大家更团结了。以后青溪镇的药香,怕是要一直飘下去了。”
夜色渐浓,百草堂的灯依旧亮着。王宁坐在柜台后,整理着今天的药册,张娜在一旁缝补着采药包,王雪和张阳药师则在清点药材。药铺里弥漫着水红花子的淡香,与当归、陈皮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温暖而安心。
多年后,青溪镇的河边依旧长满了红蓼,每年秋季,村民们都会采摘水红花子,晒干后存起来。而百草堂的故事,也随着水红花子的药香,一代代流传了下来,成了青溪镇最美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