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的橘子,硬塞给王雪。紧接着,抱着孩子的妇人也来了,孩子不再哭闹,手里还攥着块米糕,笑着说:“之前连粥都喝不下,现在能吃小半块糕了,真是太谢谢您了!”
乡亲们的好转让药铺里满是暖意,可王宁心里还记着件事。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泛黄的纸,是早年在药会上得来的佛手栽培图谱,上面详细记着佛手的种植技巧——这图谱边角虽有些磨损,却被他用细麻绳仔细装订过,正是之前林婉儿药册上印章对应的同源典籍。“清溪镇气候湿润,土壤也适合种佛手,咱们要是自己种,以后就不用再担心药材短缺了。”他把图谱递给张娜,眼里满是期许。
张娜接过图谱,翻到扉页时突然咦了一声——上面竟有林婉儿家药庄的印章。正说着,林婉儿就提着个竹篮走进来,篮子里装着几株佛手幼苗:“我猜你会想在镇上种佛手,特意从药庄选了几株易活的幼苗,搭配着图谱,种活应该不难。”原来她早看出王宁有在本地引种佛手的心思,特意提前准备了幼苗,这举动让王宁心里暖得发烫。
一旁的钱多多也笑着走进来,手里拿着份药材供销协议:“我跟老陈商量好了,以后他园里的佛手优先供给清溪镇,价格按成本算。咱们镇上要是种出佛手,我也帮着销往其他地方,保证大家有得赚!”他这话一落,药铺里顿时响起掌声,之前总被人说“唯利是图”的钱老板,此刻脸上满是真诚。
消息很快传遍清溪镇,村民们都来帮忙。有人腾出自家的空地,有人去山上挑来腐殖土,连之前跟着孙玉国起哄的郑钦文,也提着锄头来帮忙——他被孙玉国拖欠了三个月工钱,如今看清百草堂的仁心,也想跟着学些药材知识。王宁没计较过往,还手把手教他辨认佛手幼苗,郑钦文学得认真,额头上的汗珠都顾不上擦,偶尔抬头看向王宁,眼里满是感激。
半月后,清溪镇的佛手苗都发了新芽。孙玉国的济世堂早已关门,据说他欠了不少药材款,连夜离开了镇子,只留下空荡荡的铺面,成了村民们闲谈时的警示。而百草堂前的空地上,几株佛手长得格外精神,王雪每天都来浇水,还在旁边立了块小木牌,上面写着“佛手解乡忧”五个字,字迹虽稚嫩,却透着满满的认真。
这天清晨,王宁正在给佛手苗松土,林婉儿和钱多多并肩走来。远处的田埂上,村民们扛着锄头路过,笑着跟他们打招呼,空气中飘着佛手的淡香和稻田的清甜。“等这些佛手成熟了,咱们就办个药材节,让更多人知道清溪镇的佛手,知道中医药的好。”王宁站起身,望着满镇的生机,心里满是踏实。
阳光洒在百草堂的牌匾上,映得“诚信济世”四个字格外明亮。佛手的香气随风飘荡,不仅治愈了乡亲们的病,更暖了整个清溪镇的心——那年初秋的一场病,让大家记住了仁心的药师,记住了救命的佛手,更记住了中医药里藏着的温暖与希望。后来每当有人提起清溪镇,总会说起那株从邻镇引来的佛手苗,如何在众人的呵护下生根发芽,如何用一缕药香,系住了整个镇子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