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你让我装病去百草堂抓药,还让我挑王大夫的错处,这些你都忘了?还有你说的,要是枸橼有用,就进一批卖高价,这些话我都记着呢!”
孙玉国被说得哑口无言,冷汗顺着额头往下淌。这时,王宁和林婉儿、张阳也赶了过来。张阳手里拿着一本翻旧的《本草纲目》,走到人群中间:“各位乡亲,我是王宁的老友张阳,也是个药师。《本草纲目》里明明白白写着,枸橼‘疏肝理气、和中化痰’,是治痰湿肝郁的良药。前几日我在医馆交流会上也说过,只要对症,寻常药材也能治大病,哪来的真假之分?”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我也得提醒大家,枸橼性温,阴虚火旺、常口干舌燥的人确实慎用,这是用药的讲究,不是药材的问题。王宁用药向来谨慎,绝不会拿村民的健康当儿戏。”
村民们这才彻底明白,原来是孙玉国为了卖高价药材,故意造谣。有人气愤地说:“以后再也不去济世堂抓药了!”“还是百草堂实在,王药师是真心为我们好!”
孙玉国看着眼前的情景,知道自己彻底完了,双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他看着王宁,声音带着哭腔:“王药师,我错了,我不该造谣,不该贪财……你能不能帮我跟大家求求情?”
王宁走上前,扶起他:“孙老板,行医经商,最重要的是良心。你要是真心悔改,以后踏踏实实地卖好药,乡亲们或许还会原谅你。”
孙玉国重重地点头,羞愧地低下了头。
后来,孙玉国遣散了刘二狗,把济世堂里的高价药材降价处理,又亲自去福建进了一批优质枸橼,学着百草堂的样子,给村民们熬制枸橼汤。虽然一开始还有人不信任,但久而久之,大家见他确实改了,也渐渐接纳了他。
青溪镇的日子又恢复了平和。每到春日,百草堂门口总会摆着一锅熬好的枸橼汤,免费分给过往的村民。王雪跟着父亲学习认药、抓药,发髻上的枸橼香囊换了新的,浅青色的布衫上依旧沾着淡淡的药香。钱多多每次送枸橼来,都会跟王宁在药铺里喝上一杯枸橼茶,聊聊各地的药材行情。林婉儿偶尔还会来青溪镇,有时帮王宁坐诊,有时和他一起去山上采药。
那天傍晚,王宁坐在药铺门口,看着夕阳洒在青石板路上,远处传来村民们的笑声。他拿起一片晒干的枸橼,放在鼻尖闻了闻,清冽的香气萦绕在鼻尖。这寻常的枸橼,不仅解了村民的痰湿烦忧,也让青溪镇多了一份温暖的药香,这份香气,会一直飘在青溪镇上,飘在乡亲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