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迟到者罚俸革职,昏头昏脑踏错‘王道’的臣子直接流放云南,而且那时候也没人敢在朝堂上斗殴骂人。
那时候没人敢迟到。
只要你敢迟到,你的升迁考核就有污点。
如果被御史挑刺,轻则罚俸,重则削职,哪怕你是四品以上的大官员也是如此。
永乐爷迁都京城后也如此。
皇帝有实权,文武对立,朝堂上沉默和惜字如金就是最大的安全。
那时候上朝的臣子曾笑言。
“紫禁城的晨光里满是落日的疲惫!”
如今不成了,臣子不想上朝就不去,请病假玩的出神入化。
皇帝不但不生气,反而会派御医去慰问一下。
换做洪武爷在的时候,敢这么玩的都去云南了。
等余令来到皇城下,等候上朝的臣子已经来了一大群,密密麻麻的全是轿子。
聚集的轿子像草原上牧民的羊群一样。
这一堆,那一堆。
这泾渭分明的一堆堆,其实就是他们的圈子。
内侍已经忙碌了起来,开始牙牌检查,前面的人查,后面的人画圈。
持牌入宫是基本规矩!
这个规矩涉及到所有人的安全,所以没有臣子会反对。
望着朝着自己跑来的内侍,余令越发的好奇。
说当初那个樵夫是无意走进宫的臣子到底咋想的?
“余大人,请出示牙牌!”
余令拿出了牙牌,内侍核验后双手奉还。
就在余令伸手去拿时,内侍细细的声音传来,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样。
“大人小心,张修德御史联合其他御史准备给大人难堪!”
准备拿牙牌的余令突然收回了手,搓了搓手后拿回牙牌,拿的时候几块碎银悄然落到内侍的袖笼里。
对待善意就不该吝啬。
宫门开了,要站队了,余令虽然没上过朝,但余令读过书,知道文官、武官、亲贵、京官各有自己的位次。
简单的说就是丹墀前的位置有严格划分。
文官在左列,武官在右列,中间是空出来的。
哪怕现在还没进入大殿,但现在群臣的先后以及位次就是朝堂的位置,这样就不会乱。
中间不能走,中间是“王道”,是禁区!
余令头一次参加朝会,也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可余令不傻。
孙承宗是左庶子,跟在他后面走问题不大。
如今早朝的味道其实早就变了。
如今内阁权力大的吓人,谁要是敢在朝会上不守规矩,只要他们看你不爽,你的行为就会被无限放大。
内阁可不是在挑刺,形式主义……
用戚金老将军的话来说,掌握权力的那群人是在利用朝廷的制度挑人,挑出能“懂规矩”的人。
浙党官员为什么可以有那么大的权力。
因为他们御史多,御史是制度的维护者,他们掌握了话语权。
你对或错是由制度来决定的,他们可以左右制度对你的惩戒力度。
在这种环境下,敢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