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分配就尤为重要。这些老江湖不必大法师费心,自己商量一阵子就安排好了各个岗位的班次。
守药柜的,洒扫院落的,炮制药材的,架炉炖药的,都是轮流上手,以老带新,绝不添乱。若是没排到任务的,便自觉捧书研习。
灯塔若是没有访客,林博就与学徒们一同劳动,纠正谬误,或是在岬角漫步,讨论魔法学识,点拨迷津。
大法师虽然神倦气疲的模样,但讲课思路相当清楚流畅,答疑释义只需三言两语,有着信手拈来般的轻盈,常常不假思索,足见基本功之扎实。
学徒提出的疑问对林博而言也有许多参考价值,能让他认识到普通施法者的理解能力和面对的疑难关窍。
即日起,他开始为本世界的施法者们编纂魔法教科书,必修的四门功课,炼金、符文、仪式、附魔,辅以咒言学、手印学、冥想课,便能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林博预计自己编纂初版教材,需要一两个月时间。若是施法者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横向对比自然哲学教育体系,相当于本科学士。
至于进阶的博士体系,林博自己也还差点火候,不过不妨碍他一边研习,一边整理教材,这也是一种教学相长。
由于师资力量缺乏,所以灯塔管理员建立的魔法教育体系高度依赖自学能力。
当天下午,一位镇民带着家中男孩造访守夜人,言称昨夜孩童哭闹叫喊仿佛癔症发作。
林博记得这个小孩,在飓风期间曾有过一面之缘,显然,这个小孩也认出了他。
守夜人笑着把手指竖到唇边,示意保密。男孩连连点头。
“他很健康,一切无忧。不必担心昨夜的事情。等长大了就好。以后如果还感觉哪里不舒服,尽快送到灯塔。”
镇民带着儿子道谢离开。
大法师的学徒们都看出来,这个男孩是一个初觉醒的受赐者。
巫婆两眼发亮,多年来她都热衷于教导后辈踏上魔法之路,是许多受赐者的引路人和导师,她按捺不住,询问大法师为何不收下那个小孩。
“我并无教导孩子的能力。”林博回答简短。
“大法师,我愿意教育他。”巫婆恭声说。
同伴暗中扯了扯她的衣袖,微微摇头示意此举不智。
林博沉默稍许,说:“你剩余的时间已经不多。”
“没错,可是大法师,如果能用我这根老烛,点亮一盏新灯,多么划算呀。”巫婆目光锃亮,不惧与守夜人对视。
林博便知晓了她一生的志向与信条,于是颔首说:“那么,你自行其是吧。如何支配自己的人生,皆是你们的自由。”
巫婆垂首,学徒们齐声应是。
往后,巫婆总是会趁着闲暇时,去镇子里探望那个男孩,用一些小戏法伎俩吸引兴趣,教会他正确认识自己的天赋,慢慢引上正途。
为了不致误人子弟,巫婆会花费更多时间苦读功课,除了疲累些,学习进度竟是名列前茅。
林博晋升带来的影响远未结束,全世界的受赐者都感觉到了大法师的存在,尤其是风帆群岛的受赐者们,已在想方设法打探真相,慢慢朝着石塔镇方向汇聚。
灯塔的众学徒在岬角安家搭篷,准备建造房舍拱卫大法师的居屋。
珠宝商打算造一座宽敞舒适的宅邸,而其他同伴则学着占星师的样子,只准备建一个小屋。他到金贝市采购了大量建材和名贵家具,还雇佣来施工队,特意挑了岬角边缘,以免噪音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