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感,能牢牢把握战斗的节奏,将对手拖入奔放灿烂的死亡漩涡。
林博在灯塔三楼竖起几面落地镜,习练身体技艺时,最好是能对照着镜子,方便纠正姿势的错误。他考虑到以咒力推动身体,似乎起不到锻炼的效果,因此不打算借助本名言灵来施展双刃旋舞术。
法师在镜子前伸展肢体,打了个嗝,排出胃里积气,随后从第一种象形舞开始练习。
象形舞模拟的是一种姿态灵活优雅的水域禽鸟,对腿功要求很高,纵跳时有滞空感,仿若飞遨。
完整练习一遍,林博已经脊背生汗,脚筋酸痛,不过距离力竭还远,顺势开始第二种祭祀舞,模仿神灵的原始舞种,步履坚定,动作干脆有力。
第三种是热情的现代舞,步伐灵活如蝶旋,节奏韵律像骤雨敲打鼓面。第四种是平静的古代民族舞,重心压低,动作放缓,体态完全伸展,能抻拔全身的关节筋骨。
林博贴身的背心已经被热汗浸透,手掌一阵麻木,思绪浸泡在疲倦的消极情绪中。
最后的舞种没有定式,也没有名字,是前面四种固定舞步的自由组合,也是练习者纯粹的自我表达。
对初学者来说,双刃旋舞术其实不存在第五种舞步,需要自行摸索出最贴合身心状态的动作,随后才能应用于临场战斗。
在濒临力竭的状态下,练习者很容易被杂乱的情绪所主导,进入忘我的迷乱状态,这也是创立、编撰《双刃旋舞术》的格斗家们追求的无意境界。
林博没有放任自己进入迷乱状态。单手结剑指印。当咒力贯穿身心,他重获了情绪掌控力。
刚才的练习他不满意,因为基本功缺失,导致很多动作出现了变形走样,锻炼不够充分。所以现在用真言御术推动身体,再从头到尾练习一遍。
流之御术操控骨骼,做出准确的肢体动作。生之御术改造紧绷的筋膜,极大提升柔韧性,适应双刃旋舞术的要求。
每一种锻炼方法都会塑造练习者的体态,需要长时间的苦功才能让身体做出修整,直到完全贴合锻炼方法,便是功夫上了身。
借助生之御术,林博一点点微调筋肉骨骼的形态,让自己获得了适配双刃旋舞术的躯体结构。
效果好到让他自己都有些惊讶。
此前林博一直以流之御术来推动霜天流格斗术,这种用于机甲的战斗技巧固然凶狠,但没有锻炼法门,只有机修知识。
这还是他第一次尝试用其他御术来辅助锻炼。
意识到真言御术的奇效后,林博做了更多尝试。
不同事物对真言御术的契合表现也有差别,他第一次使用固之御术推动骨骼肌,肌肉立即紧绷蓄力,再切换烈之御术,紧张的骨骼肌猛然舒张。
一收一放间,动作速度极快,肌肉像是弓弦一样,在如此高负荷的运动中得到充分锤炼,产生强烈的酸痛感,比刚才一阵练习带来的疲惫更强。
烈、固二术交替,对肌肉的锻炼效果绝佳,而且肌肉运动、摩擦产生的热量也会被冷却,身体不会剧烈出汗。
林博看到了控制身体的全新途径,流之御术驾御骨骼,生之御术操纵筋膜,烈、固二术推动肌肉,能够适配任何一种人体锻炼技巧,也让他对躯壳的驾御力更加细致入微。
只不过,原理是如此,实际施行却困难重重。
想要用真言御术锻炼身体,起码得流、固、烈三术并行,这倒是难不住他,但真正的关隘在于,如何精确控制不同身体部位的肌肉。
一个肢体动作,其发力需要用到特定的肌群,而且肌肉收放是有先后顺序的,还得控制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