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一网成擒
中药讲究“阴阳平衡”
,就像吃饭不能只吃肉不吃菜,光补阳不养阴。
人参大补元气,阳气足的人吃了能救命,但阴虚火旺的人若是硬补,轻则上火长痘、流鼻血,重则可能血压飙升、心跳不稳,补出人命。
这就好比冬天在屋里烧火取暖,火太小冷得哆嗦,火太旺房子都能点着,关键得“刚刚好”
。
说白了,中药就是调节平衡的钥匙,不是砸门的锤子,用对了救命,用狠了要命。
沈安若没想到顾念还对中药颇有研究,更想不到这背后竟还有更深的布局。
“鸡血藤、鹿茸、麻黄皆能活血通络,增强体力,但如果长期灌服,战马就有暴毙的可能。
显然,那些人并不想让王妃您的乌骓马那么快暴毙,倘若战马在马厩里突然死了,您也定会彻查深究所以”
沈安若,当即问道:“所以什么?”
“所以,那些人又在草料中加了龙骨粉”
顾念指了指房中的骨架,那副立在主座后方的骨架应是一只老虎,骨架能如此完整应也是陷入雪窝中被活活冻死的,“龙骨,其实就是大象、犀牛等大型动物的骨骼化石,需埋地下成千上万年才可形成。”
“既然都成化石了,那必然也异常珍贵。
至于,它的药效就两个字“收”
和“镇”
。
这并非是什么玄学或迷信,而是实打实的效果,专治“管不住”
的病,比如:盗汗像水洗、女性崩漏、小孩尿床,吃龙骨就能“收住”
;对于失眠多梦、心悸心慌的患者,龙骨亦能“压惊安神”
;还有小儿惊风抽筋、类似癫痫之症,也可用龙骨“镇住”
。”
“而,王妃您的乌骓马服用龙骨后,则能把上窜的火气压下来。
也就是说,那些人一边喂乌骓马大补药,又一边用龙骨镇压火气。
名医张仲景所着的《伤寒论》中也记载着一种有名的药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
此药方专治心阳虚导致的心跳乱和长期失眠,靠的就是龙骨+牡蛎“双镇”
,把虚浮的心神稳住”
“可,有时光靠龙骨“镇压”
又是治标不治本的,反而能憋出内伤。
这也是我为何只让王妃您追击三十里内的北戎驻军的原因,只因一旦乌骓马劳累过度,必会引长期灌服补药的恶果,乌骓马在气血翻腾之刻也会当场暴毙。”
“另外,王妃您手中拿的枯草上之所以会有结晶,也是战马服用含矿物或高浓度草药的药剂后,唾液中的成分因环境干燥或代谢作用析出的结晶。
恰巧,龙骨粉若被误食,就会造成此类现象。”
沈安若听得那是一愣一愣的,只感中药博大精深,就仿佛是敞开一扇未知的大门,不听则已,一听就只剩下自惭形秽了。
不过,她还是微怒道:“到底是何人欲要谋害本妃的乌骓马?你口中所谓的那些人又是哪些人?”
顾念,淡淡地回道:“我想,王妃心中应已有了答案。”
他突得看向沈安若,又接着说:“没错,就是王妃所想的那人这没什么不好猜的,单是龙骨这味药材就不是普通人能有的。”
沈安若眉眼微颤,又猛地柳眉紧皱,“本妃能猜到是陛下所为,可为什么?陛下为什么要对本妃的乌骓马下手”
顾念自若一笑,“这并不算是一个值得问的问题或许,陛下只是不想让您顺利抵达景都罢了”
“在陛下尚不知王妃的心思和想法前,王妃您自然也成了一种威胁。
再则,您从西南边关回来后,也并没有第一时间赶往景都皇城复命,反倒先回了这天瑙城。
王妃回天瑙城是为了使光寒、夜心和云镜这三位女将早日入土为安,可陛下却不知三位女将的死讯,反而会认为您回北疆另有目的。”
“为了以防万一,陛下只能命人毒害您的战马。
倘若,王妃有意攻打景都,那在长途跋涉下您的战马也定会在中途暴毙。
胯下战马一旦中途暴毙,那可不是一件小事,对于领军作战的将军来说也多有忌讳,多半会被认为出师不利,或引出老天暗示或天意如此的隐喻。
即便,您不信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可单是乌骓马毫无征兆地死去,也能延误不少行军度。”
“只要能多延误您一刻,陛下也就能多一刻布局和胜算。
若陛下能够完全掌握住您的实况和位置,也定能在各个险处提前埋下伏兵。
真到那个时候,纵使您拥有六十三万大军,也必成任人宰割的鱼肉。”
沈安若一直盯着顾念,未敢眨眼,“你的意思是陛下还会继续对本妃的乌骓马做手脚?”
顾念含笑摇头道:“不会了因为,藏匿在天瑙城中的眼线应已将此处的实情回禀给了陛下,我也已然抓获了四名陛下的眼线。”
沈安若,惊道:“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