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归结为他做饭好吃上。
好吧,实话说,其实他人也还不错。
刑泽抬起眼,刚好与牧听语偷偷摸摸的视线对个正着。
牧听语下意识开了口:“唔,就是有个孩子的事情,我有些苦恼......”
开了闸就收不回去了,她把上午的事情跟刑泽说了一遍。
刑泽听完,没有停顿地开口:“别去余力家里。”
牧听语疑惑:“为什么?”
刑泽沉默了一下:“他家里人,不太好相处。”
牧听语歪了歪脑袋:“我大概知道一些。”
毕竟让一个十岁孩子做饭干活,还经常对他又打又骂,说他丢人的,能是什么善茬。
刑泽盯着牧听语明亮又不谙世事的眼睛,“你了解他们吗?”
“唔?”
“不单单是他家,几乎是所有村民都差不多。他们不愿意和外人沟通,只听自己想听到的,只做自己想做的。”刑泽语气淡然,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所以,最好别去。”
牧听语忽然想起小苹对她说的。
——“刑泽算是村里人吧”。
其实她第一眼看到刑泽的时候,就知道他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
原因无他,他的气质和“村里人”这三个字实在相差甚远。
相处下来却发现,他的行为举止很接地气。w?a?n?g?阯?发?布?y?e?ⅰ????????è?n?2????Ⅱ?5?????????
听小苹说这幢小楼都是他自己建的,屋内的家具陈设也很简朴,日常的生活算不上精致,甚至可以说有点糙,抛开这张脸不谈,他的生活和普通的村民没什么区别。
牧听语“咔擦咔擦”嚼着一根芦笋,目不转睛地盯着刑泽看。
好吧,其实脸也抛不开。
牧听语承认,他有一张让人无法忽视的脸。
明明五官长得桀骜不驯,可偏偏被他身上那股沉稳气质给压了下去,显得没那么张扬有冲击力,反而从内里透出一股成熟感来。
她心里萌生出一点好奇。
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选择在这里长住呢?
刑泽的小屋似乎建在较为偏僻的位置,她这几天在路上骑车都没碰到过其他村民,也确实不了解刑泽口中的“村民”是什么样的。
她对偏远地区的印象还停留在高中课堂学习乡村振兴概念时,老师在班上放的纪录片。
她只记得那些黝黑又满是皱纹的皮肤、龟裂的手指以及充满风霜的背影,这是她从未接触过的人间疾苦。
所以在她灵感枯竭的时候,看到了网上的支教报名,没怎么犹豫就填了信息。
第一天来的路上她也看见过一些破旧的矮房,看着荒无人烟的田野时她也想象过村民是什么样子的。
可她看到了公交车上帮她拎行李的质朴大哥,看到了热情洋溢的小苹,看到了心怀教育的庄任,她觉得村民不该是像刑泽说的那样。
“我就去看一眼。”牧听语摩挲了一下筷子柄,“我想知道余力父母是怎么想的,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说自己的孩子丢人,他们对于阿力来说可是最亲近的人。”
刑泽眸色黑沉:“那是因为你的家庭很幸福,你的父母一直都会尊重你。但在这里,贬低式教育是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