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村寨,也被那把头社欺负的不堪其扰。
与河头村可说是一拍即合。
于是这三家兵户村寨,便联合组成了【同袍社】共同抵御那把头社的争水夺地。
罗长生讲到此处,李原不由得转头看了他一眼。
这位罗百长,居然跟自己说起了结社的事情,这让李原心中有些意外。
毕竟在军中,私下组织社团都是会让上官忌惮的。
不过李原转念一想。
这位罗百长既然敢跟自己说起此事,想来应该是有其他考量的。
果然,罗长生继续给李原介绍起这同袍社。
这同袍社的初衷理念,简单的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三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96章同袍社(第2/2页)
分别是,守田,互助,共济。
守田自不用说,为防那把头社来夺田,由三村出丁联防,村中无论男女老幼都为社员。
人人自备木棍一根,一旦把头社的人来抢水夺田便全村出动,将对方给打回去。
那位说了,这不是兵户村寨吗。
村中不但有刀矛弓箭,甚至还有马匹甲胄。
有这么多的武器,对付几个民户村寨还不轻松吗。
其实真要是拼命打起来,练过操演又有武备的兵户自然是占优势。
但在大梁民间有条不成文的规矩。
那就是民间私斗,不可用军器。
兵户们一旦动用了军器,那就容易被对方扣上谋反的帽子。
再不济也会有人到官府告发,说兵户们暴乱戮民。
官府的评定标准也简单粗暴,那就是谁动了铁器谁就是暴徒。
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最先遭难的自然就是兵户自己,有理的事情也会变得没理。
不但地抢不回来,自己还得摊上官司。
兵户们吃亏吃的多了,也就有了经验。
所以这随处可见的长棍,也就成了兵户私斗时最好的随身武器。
不但村寨中的男人带棍子,女人出门同样也要带,甚至村寨中的半大娃子也要带。
罗百长闲暇无事的时候,还会组织兵户们练习如何结阵,如何用木棍互相配合。
有了这一番的操作,兵户们在遇到把头社来抢地的时候,几乎是胜多败少,也很少吃亏了。
除了守田,同袍社的第二项职能便是互助。
罗百长虽没看过什么兵书。
但他心中明白,自家兵户村寨的人丁少,若是自己内部在不团结,那打起来必定吃亏。
所以这同袍社的互助,就是要凝聚内部人心。
需要做的也简单,概括下来就是两句话。
在这河头村之内,只要一户有难便是全村支援。
三村之中,只要一村有难,其他两村也不能袖手旁观。
而罗百长做的第一步,便是救济村中的孤寡老弱。
如果这些孤寡老弱同袍社都管。
那所有人都会相信,这同袍社确实是在真的互助救济。
但要救济老弱就得有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