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殿
安王的声音,让皇帝和大臣们,原本凝重的神情,都放松了不少。
安王说能办到的,那就一定能办到。
房玄林都看着李君肃的身影,有些感慨。
陛下安这个封号,是给对了。
君肃往那一坐,就给人一股安心的感觉。
“君肃,人皇和兵主,会不会在这一次的交锋中出手?”
皇帝看着李君肃,换了个坐姿,眼神之中,带着浓浓的探究意味。
他最喜欢看热闹了,当下自然带着好奇发问了。
其实不用问他也知道,人皇兵主是一定会杠上的。
但,现在天下不同以往,还有其余至尊呢,可不是一个时代就那么两三个的时候。
双方肯定会有盟友的。
皇帝一想到双方拉上兵马,大战一场的景象,就恨不得罢朝,去现场亲眼瞧上一瞧。
但很可惜,天下为重,他只能在了两仪殿看无净仙师临摹的虚影。
大臣们闻言,眼底也亮起了名为八卦的光芒。
他们也有兴趣啊,那可是老祖宗互殴。
“兵主会带刀戾与万魔大帝,突破人皇封锁。”
“人皇的话...找上了钟山之神,之后应该是仙山天帝。”
李君肃想了想,淡淡开口。
“好...不是,我是说...一定要派我们皇朝的精锐,好好的关注战场,及时疏散百姓,千万不要让他们受伤。”
皇帝下意识抚掌而笑,见到众人微妙的眼神之后,轻咳一声,坐直了身子,一副严肃模样。
“是,陛下英明。”
李敬这时候,站出来拍了个马屁。
之后,皇帝开始和朝臣们谈论起朝事。
比如吐谷混那边的重建,三葬可是直接拆了半座城,才把密宗余孽给揪出来。
这还没没抓完,皇朝原本的天下十道治理完之后,大臣们发现,被打下的外邦各道,也需要认真治理。
忙完公务,就会有下一批公务。
同时,皇帝大开科举,让礼部忙的那是晕头转向。
江山学宫又需要建立,这又是一件大事。
第一批学子,世家、大族、寒门、百姓的都要有。
这些学子,身世一定要清白,品行一定要过关。
百姓好说,但寒门往上的学子,对于文学修养,也有一定的要求。
光是挑人,就能让大臣们挑的眼花缭乱。
除此之外,安南道那边,气候变得复杂起来。
安南道和吐谷混道这种打下来的外邦道,得到地脉滋养的速度,会比天下十道慢很多。
大概只有天下十道的三成。
大臣们除了处理平时的公务外,还需要从各方面入手,让地脉尽量滋养到外邦各道。
从民生、农业、商贸、畜牧,各个方面,都需要调整,改善。
还有其余能臣的映照,也需要他们。
比如王景略、霍子孟。
他们的忙,是没有尽头的。
天下越大,公务越多。
但皇帝这货,反而一直在精简六部。
对于皇帝来说,他要的就是精简,高效。
大开科举,优中选优,裁撤掉大乾刚建立之时,部分能力不足的大臣。
六部越来越精简,但能力是越来越强。
皇帝满意了,就是苦了大臣们。
一个人从原本干三个人的活,朝着六个人去了。
现在看样子,皇帝想把一个大臣,当成九个使了。
同时,那些裁撤的臣子,听到皇帝撤掉他们,那叫一个欣喜若狂。
诏令是上午下的,臣子三刻钟之后就收拾好包袱跑了。
一边跑一边欢呼,想着回老家祭拜祖坟去了。
不是祖坟冒青烟了,他们或许还跑不了。
而那些被留下的大臣,只会看着同僚离去的背影,咬牙切齿的祝福对方。
祝对方仕途高升,得以再相见。
多么友好的同僚之情。
李君肃听着朝事,内心想到了什么。
“怎么了?”
白星灵注意到李君肃走神,有些诧异的凑近了对方。
君肃居然在走神?
这可太少见了。
“祝融氏与共工氏,都是部落领袖,他们底下,应该也有战士与精锐。”
“还是要带上虎屠卫才行。”
李君肃回过神,低声回答着白星灵。
“那我们走?”
白星灵闻言,甩了甩尾巴。
听朝事好无聊,她都快睡着了。
“嗯。”
安王说罢,对着皇帝点了点头,带着白星灵,化为死气消散了。
大臣们禀报的动作一顿。
真好啊,他们也想跟安王一样,想走就走。
“你们有君肃那么对公务上心,朕都懒得管你们。”
“君肃是去岭南,负责召集虎屠卫,打算阻挡祝融氏和共工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