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地春深:寿城归秦记
晨雾还没散透,寿春城的青铜城门就开了道缝隙。
秦斩勒住乌骓马,玄铁枪斜背在身后,枪尖还沾着昨夜云梦泽的露水,在雾色里泛着冷光。
他孤身站在护城河前,水面倒映着他挺拔的身影,远处传来几声鸡鸣,混着城楼上楚军士兵甲胄碰撞的轻响——景丹的弩箭正对着他的眉心,箭簇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秦斩!
你杀我主帅项燕,又来劝降,当我寿春无人?”
景丹的怒吼裹着雾气传来,声线里满是悲愤。
城垛后,楚军士兵的脑袋此起彼伏,手里的戈矛斜指天空,甲胄反射的冷光刺破晨雾,像一片凝固的锋芒。
秦斩没有动,只是缓缓抬手解下头盔。
乌黑的头散落在肩后,露出胸口那道尚未完全愈合的伤疤——暗红色的疤痕从锁骨下方延伸到肋骨,边缘还泛着淡淡的粉色,那是项燕的破阵戟留下的印记,皮肉翻卷的痕迹里,还能看见当时金属碎裂的划痕。
“我来不是为秦军,是为寿春十万百姓。”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带着穿透力,顺着风飘进城里,落在每个楚军士兵耳中,“项将军是英雄,我敬他;可若开战,城破之日粮草断绝,老弱妇孺何辜?你们的家人,此刻或许正在城巷里煮着稀粥,等着你们回去。”
话音刚落,系统界面在他眼前悄然弹出,淡蓝色的光纹映在眼底:“触‘劝降话术’进阶效果,对方敌意降低15。”
城楼上的弩箭顿了顿,缓缓放下。
景丹的身影从城垛后探出半截,声音里多了几分犹豫:“你若能保证不屠城,保证我楚军将士性命无忧,我便开城。”
他的手按在腰间的剑鞘上,指节白——寿春城内粮草已不足十日,若真要硬拼,最终只能是玉石俱焚。
秦斩抬手按在胸口的伤疤上,指腹轻轻摩挲着那道印记,像是在与项燕的战魂对话:“我秦斩以项燕将军的战魂起誓,降者不杀,百姓安居。
楚军将士愿留者,编入秦军,待遇与秦兵无异;愿归乡者,放盘缠,绝不阻拦。”
雾色渐渐淡了些,阳光从云层里漏出几缕,洒在青铜城门上。
城门“吱呀”
一声,缓缓洞开,先是一道缝隙,再是半扇,最后完全敞开。
景丹带着十几个楚军将领走了出来,走到秦斩面前,“哐当”
一声扔下佩剑,单膝跪地:“寿春守将景丹,愿降。”
城垛后的楚军士兵沉默了片刻,纷纷扔下戈矛,兵器落地的脆响连成一片。
秦斩翻身下马,伸手扶起景丹,指尖触到他冰凉的甲胄。
系统界面突然闪过一行金色的字:“成功劝降寿春,获得民生积分3ooo,解锁‘楚地户籍登记’模板。”
他抬眼望去,城里的百姓正从巷口探出头,眼神里满是好奇与不安,几个孩童躲在大人身后,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麦饼。
“景将军,”
秦斩转头看向景丹,声音温和了些,“烦请你带我去粮仓看看,再清点城内百姓人数,咱们先把户籍登记做起来,也好分粮草。”
景丹点点头,起身引路。
寿春城的街巷很窄,青石板路上还留着昨夜的雨水,踩上去有些滑。
百姓们渐渐围了过来,远远地看着秦斩,没人说话,只有几个老人拄着拐杖,眼神复杂地打量着这个杀了项燕的秦将。
秦斩走到一个卖豆腐的小摊前,摊主是个中年妇人,见他过来,吓得往后缩了缩,手里的豆腐刀“当啷”
掉在案板上。
“大嫂别怕,”
秦斩弯腰捡起豆腐刀,递还给她,“我们不是来抢东西的,是来帮大家过日子的。”
他从怀里掏出一小袋粮种,放在案板上,“这是秦地的早稻种,楚地三月暖和,种下后七月就能收,比你们种的粟米多收一季。”
妇人愣了愣,没敢接粮种。
旁边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走了过来,是前楚地的老吏王翁,他看着秦斩手里的粮种,又看了看他胸口的伤疤,轻声问:“将军真的不屠城?真的能让我们吃饱饭?”
秦斩点点头,把粮种塞进王翁手里:“王翁可以先试试,找块空地种下,若是了芽,再告诉大家。”
他转头对身后的秦军士兵吩咐,“把随军带来的粮种分下去,每户两斗,再派些人帮百姓翻地。”
士兵们应声而去,街巷里渐渐热闹起来。
景丹看着眼前的景象,低声对秦斩说:“将军,项燕将军的侄子项虎还在城西的庄园里,他手里还有几百旧部,怕是不会甘心投降。”
秦斩脚步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凝重:“先不急,等户籍登记做完,百姓安顿好了再说。
项虎若肯安分,我便饶他;若他要闹,我也不会让他扰了寿春的安宁。”
两人走到粮仓时,粮仓的门虚掩着,里面空荡荡的,只有几个粮囤,囤底只剩下薄薄一层粟米。
管粮仓的小吏跪在地上,瑟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