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校场
邯郸城外的训练场,晨雾尚未散尽,三万新兵已如列阵的禾苗般铺满校场。
赭红色的土地被踏得坚实,空气中混杂着汗水、泥土与粗布麻衣的味道,远处太行山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像一道沉默的屏障,注视着这场关乎大秦边防的编伍大事。
秦斩一身玄色铠甲,腰悬青铜剑,剑鞘上雕刻的饕餮纹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他目光扫过队列,新兵们或攥着木矛,或紧握着未开刃的青铜剑,脸上带着初入军营的青涩与忐忑。
身旁的蒙恬身着银白色铠甲,手持长枪,身姿挺拔,目光锐利如鹰,正仔细观察着每一个新兵的神情。
“猎户出身的编入弩兵队,他们眼神锐利,擅长远距离瞄准,是弩兵的不二人选。”
秦斩的声音沉稳有力,如同校场上吹过的风,清晰地传到蒙恬耳中。
他手指向不远处一群身材精瘦、眼神明亮的新兵,那些人虽穿着粗布衣裳,却难掩身上常年在山林中奔波的干练气息。
蒙恬顺着秦斩指的方向望去,轻轻点头:“将军所言极是。
猎户们常年与野兽周旋,不仅视力群,而且手臂稳定,拉弓射箭的准头定不会差。
将他们编入弩兵队,定能大大提升我军的远程作战能力。”
“农夫里力气大的归步兵营。”
秦斩继续说道,目光转向另一群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新兵,他们手上布满老茧,一看便知是常年在田间劳作、力气过人之辈。
“步兵营需要的就是这种身强体壮、能扛能打的士兵,他们能在战场上顶住敌军的冲锋,为我军稳住阵脚。”
蒙恬对此深表赞同:“农夫们日复一日地耕种、搬运,练就了一身蛮力,而且他们性格坚韧,能吃苦耐劳,在艰苦的战场上也能坚持下去。
把他们归入步兵营,确实是明智之举。”
“有车马经验的补到辎重队。”
秦斩的目光最后落在了那些不时打量着远处马车的新兵身上,“辎重队负责粮草运输和物资补给,关乎全军的后勤保障,必须要有熟悉车马的人来打理。
这些有车马经验的人,能确保粮草和物资准时送达前线,为我军的胜利提供坚实的后盾。”
蒙恬微微颔,正准备开口附和,队列后方却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争执声,打破了校场上的肃穆氛围。
“凭啥你秦人当伍长?我们赵人新兵多,该让赵人管!”
一个粗犷的声音如同惊雷般响起,带着浓浓的不满与不甘。
秦斩和蒙恬对视一眼,快步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
只见队列后,一个身材高大的赵地旧兵正攥着一根木矛,手臂青筋暴起,怒视着身旁的秦兵伍长。
那秦兵伍长身材略显单薄,但眼神坚定,手中握着一把青铜剑,面对赵地旧兵的怒视,毫不退缩。
周围的新兵们纷纷围了过来,议论纷纷。
不少赵地新兵都对着秦兵伍长指指点点,脸上满是不服气的神情,显然是认同那个赵地旧兵的说法。
而一些秦地新兵则皱着眉头,维护着秦兵伍长,场面一时间变得混乱起来,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煮沸的开水。
“都安静!”
秦斩大喝一声,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过了周围的嘈杂声。
混乱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所有新兵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秦斩身上,眼中带着敬畏与好奇。
秦斩走到那个赵地旧兵面前,目光如炬地盯着他。
那赵地旧兵便是王二牛,他虽有些畏惧秦斩的威严,但想起刚才的争执,还是硬着头皮抬起头,与秦斩对视。
“军中只论军功与能力,不分秦赵!”
秦斩的声音铿锵有力,“你觉得赵人该当伍长,那也要看有没有这个能力。”
王二牛攥紧了手中的木矛,大声说道:“我在赵地时,也曾带领过乡勇抵御过山贼,论能力,我不比他差!”
他指了指身旁的秦兵伍长,语气中满是不服。
秦斩嘴角微微上扬,抽出腰间的青铜剑,剑身在晨光中闪过一道寒光。
他没有多说废话,挥剑朝着王二牛手中的木矛劈去。
只听“咔嚓”
一声脆响,那根坚硬的木矛瞬间被劈成两段,断口处平整光滑。
周围的新兵们都惊呆了,纷纷倒吸一口凉气,看向秦斩的目光中充满了震惊与敬畏。
王二牛也愣在了原地,盯着手中的断矛,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若你能在三日内达标,这伍长之位便归你。”
秦斩收剑入鞘,目光依旧落在王二牛身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激励人心的力量,“但若是不能达标,便要服从安排,不得再在此处喧哗闹事。”
王二牛盯着断矛看了许久,心中的不服渐渐被秦斩的实力和话语所折服。
他深吸一口气,咬了咬牙,大声应道:“好!
我答应你!
三日内我定能达标,到时候还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