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珩居主位,面色沉静。
林晚坐在他左下,神情专注。
李栓柱则小心翼翼地在末座挨了半边屁股,双手紧张地搓着膝盖,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林晚没有过多寒暄,直接从怀中取出一卷纸张。
那纸的质地似乎比常见的宣纸更厚实些,边缘裁切得十分整齐。
她将纸卷在桌面上缓缓铺开。
当整张图纸完全展现时,坐在对面的萧景珩和探头偷瞄的李栓柱,不由得同时眼前一亮,出低低的惊叹。
那图纸之上,用极其工整的笔触和清晰的线条,绘制着一架结构复杂,却又一目了然的巨大器械!
正是林晚根据现代水利知识和她对古代工艺的理解,结合岭南地形特点所设计的水车草图。
与传统匠人那种仅仅依靠经验,勾勒大致轮廓的草图截然不同。
这张图上,每一个部件都有其固定的位置和形状,旁边还用细密的小字标注了名称、大致尺寸和作用。
整体结构立体感十足,甚至还能看到水流推动叶片、水斗汲水上升、倾入槽道的动态示意线条。
仿佛这架庞然大物已然在纸上轰然运转起来!
“这……”
李栓柱看得目瞪口呆,他做了一辈子木匠,见过老师傅藏的图谱,也自认有些巧思。
但时至今日,也从未见过如此清晰、精准、仿佛将一整架水车分解开来摆在眼前的图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