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其他类型 > 穿成黛玉她哥后重启红楼 > 第1139章 曹晗

第1139章 曹晗(2 / 2)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无限流世界的生存法则 灾后物资成精,我靠封印囤货暴富 玩个狼人杀,怎么成救世主了? 舔你时你出轨,我闪婚你哭什么 愿何为 军阀:我以钢铁洪流碾碎列强 混沌大帝之剑神 囚爱成瘾,傅先生的新婚罪妻 武道通神:从天道酬勤开始 李元霸特性,从收甄宓为妹妹开始

据董仲舒的建议,诏令各郡国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后来两科逐渐合并为一科,称为“孝廉”。此外“秀才”也是科举的重要科目之一。孝廉重在德行,秀才重在才能。东汉时为了避讳刘秀而改成“茂才”。唐宋时泛称一般读书应举者为秀才,明清特指通过初级“县试”入学的学生为秀才。汉代各科科举都要通过朝廷考试。但是汉代察举考试与后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区别在于:考试在察举中并不重要,举荐是决定性的。察举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基本不存在黜落,“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 [15]。举荐权掌握在皇帝以下的各级官僚权贵手中。 [16]察举并不是两汉仕进的最大渠道。从汉初以来”任子“、“赀选”、皇帝和各级官僚的直接辟召仍然进行。一般士人往往是先征辟为州郡吏员,才由上司向中央察举为秀才、孝廉等等。但是,一般没有门路的布衣平民,几乎没有被察举的可能性。 [17]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西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18-19]

在南朝齐时,秀才科的策试开始有了明确的规定,“五问(合格)并得为上,四、三为中,二为下,一不合与第。” [20]考试成绩分为上、中、下、不及格四等,而不及格者“不合于第”,不予授官。这说明考试已经比过去严格得多。南朝梁时,梁武帝在建康设立五经馆,考试及格就给官做。各地寒门士子纷纷投馆求学。其考试办法为“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快穿:妖精她横行武侠 重生仙元一万零七年 工位系统,这修行难度怕是太大了 源戒 天龙:开局习得少林七十二绝技 我竟偷走了Faker的人生 开局被开除,我专打天才脸 别人出马我出道,主打一个不一样 玄帝重生破三界 禁欲鬼怪大佬的天才小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