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有绝对的自信心之后,徐道行继续说道:
“当然,我神京城,虽说有忠靖侯这种百战宿将,率领神京城兵卒抵御蒙古诸部大军。”
“但,我神京城兵卒毕竟不足,且神京城内百姓嘈杂,若是神京百姓不稳,欲要逃离神京的话,必定会扰乱忠靖侯的布置。”
能够成为内阁次辅,兵部尚书的徐道行,自然是有些本事的。
在说完了自己对神京城守卫战必胜的信心之后,徐道行便开口讲述起了具体事项:
“因而,臣建议,文武百官,理应各司其职,前往神京城内,安抚神京城百姓。”
“同时,粮草军械乃忠靖侯是否能够长时间抵挡蒙古大军的坚实基础。”
“因此,在安抚神京城百姓的同时,户部亦是需要派遣人手,确保神京城内的粮食供应,以及对忠靖侯的军械火炮供应!”
“然后,每逢大劫,总有商人,会不顾国体,大发国难财,因此吏部、刑部等等部门,亦是需要联合出手,确保神京城内的商人,不会在忠靖侯守卫神京城的重要关头,对民用军用物资大肆涨价……”
一条条一桩桩,切切实实的对神京城守卫战有促进作用的建议自徐道行口中道出之后。
其余文武,亦是紧随徐道行之后的,纷纷开口,以徐道行所道出之建议为根基,完善起了徐道行建议诸事的细节。
半炷香之后,理政殿文武百官。
以前所未有的高效,便将包括平衡物价、确保民生、粮草供应、百姓安稳、缉盗安民等等事项,尽皆梳理完毕。
这中间,没有任何一名官员开口,同蒙古诸部议和,亦或者是趁着蒙古诸部尚未攻打神京城,直接迁都的存在。
显然,大乾养士百年,也不是白养的。
再加上大乾朝建国百多年,除却太上一朝之外,太祖太宗两朝对外战争就没有输过,
因此不论是朝堂文武,亦或是民间百姓,都不认为那被太祖太宗追着打的蒙古诸部,是什么不可战胜的存在。
也因为如此,虽说朝堂文武,在闻听蒙古大军攻破宣府,大军压境,即将攻打神京城之刻,
文武百官内心虽然内心很是慌乱、猝不及防,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心中生出了畏惧之情!
“好!”
听着文武百官的声音,端坐在九龙宝座之上的照寰帝,站起身来,看向朝堂之内,各抒己见的为大乾神京守卫战出谋划策的一众文武百官开口:
“就如同次辅所言,诸部堂官之建议,好好执行!”
“务必将那蒙古鞑虏抵御在神京城外!
蒙古大军兵临城下之际,
为了确保神京城的安危,照寰帝这边自然也是选择快刀斩乱麻的将诸般权柄,尽皆下放。
以确保朝堂文武百官,能够稳定神京城百姓之心,为戍守神京城的忠靖侯提供一个稳定的后方。
闻听照寰帝放权,理政殿文武,齐齐上前一步,朝着照寰帝下拜开口:
“臣,谨遵皇命!!”
“踏踏踏!!!”
就在理政殿文武百官,面向照寰帝行礼之刻,
突然,理政殿门口,再次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顺声望去,理政殿文武,便望见了小黄门,正带着几个浑身染血的兵卒,大步前来。
小黄门步入理政殿,向照寰帝以及理政殿文武禀报,
忠靖侯遣人前来,向照寰帝汇报,神京城守卫战战事情报。
闻听来人,乃是汇报前线战报的兵卒,
照寰帝眼眸一凝,连忙向双膝跪地叩拜汇报的小黄门开口:
“速速令其入殿!”
“遵命!”
小黄门应命不久,两名浑身染血的千总,
便齐齐入殿,双手合拢,面向照寰帝行礼开口:
“臣,北门守将,千总,诸葛慧。”
“臣,北门守将,副千总,康顺。”
“拜见陛下!”
“卿家无需多礼。”
待二人拜礼结束,照寰帝抬手令二人起身的道:
“告诉朕,前线此刻怎样了?!”
“回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