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怠慢,连忙上前服侍。
服侍太上皇积年,自然是把好手,片刻而已,便将照寰帝龙袍更换完毕。
“嗯,戴公公你不错!”
随口夸赞了戴权一句之后,更换好衣衫的照寰帝,便开口下令道:
“走吧,带朕前往大明宫,向父皇请安。”
平日里被照寰帝百般嫌弃,此刻却得到照寰帝夸赞的戴权,面露喜色,连忙回应:
“奴婢遵命!”
语落,戴权便头前带路,亦步亦趋的朝着太上皇所居之大明宫行进。
大明宫距离照寰帝寝宫不过一里有余,
片刻不到,照寰帝便带着乌泱泱的内监小黄门,抵临了太上皇所居之大明宫。
大明宫内,相貌同照寰帝很是相似的太上皇,只穿了一个里衣,在一众娇媚妃子的服侍之下,饮酒高乐。
望着这般场景,照寰帝嘴角微微一抽,
自家这个父皇,自退位以来,便日日高乐,几载光阴,便给照寰帝生了十二个皇弟,二十几个皇妹。
这身子骨,更是愈发强健了。
得闻照寰帝前来,太上皇挥了挥手,令一众妃子退去,朝着照寰帝招手开口:
“皇儿来了。”
“父皇。”
得太上皇相召,照寰帝上前,先是面向太上皇行了一礼之后,便坐在太上皇对面。
方才坐下,太上皇便直言不讳的开口:
“朕得到消息,忠靖侯似要守不住了。”
“父皇说笑了,忠靖侯乃沙场宿将,历经战阵,百战百胜。”
虽说照寰帝自己也从忠靖侯投递而来的诸般情报之中,看出了忠靖侯后继乏力,有守不住神京城的趋势。
但是忠靖侯是照寰帝的自己人,照寰帝自然不会拆忠靖侯的台。
太上皇话音落地,照寰帝便满脸平静的回话开口:
“此刻虽说神京城兵卒不足,然而朕相信,忠靖侯定能守住神京城。”
“更何况,大乾文武,已经同朕派出了八百里加急队伍。”
“不出旬日,便会有勤王大军,抵达神京城。”
“加上我神京城足有百万百姓,若得百姓相助,协助防守。”
说到这里,照寰帝看向太上皇道:
“想来,守到勤王大军抵临之日,应当不成问题。”
“既然如此,朕就放心了啊!”
照寰帝极力转圜,太上皇自然不会不给照寰帝面子,微微点头之后,便将此事揭过。
而后,太上皇一脸如常的看向照寰帝问道:
“对了皇儿,朕闻听南门的蒙古鞑虏,已经退去?”
闻听太上皇提及南门已然退却的蒙古诸部大军,照寰帝的眼眸之中,便浮现出了一抹亮光。
再看看太上皇脸上的表情,照寰帝便已然明白,太上皇深夜唤自己前来的目的,便是为了这蒙古大军已然退却的神京城南门。
难不成,父皇准备劝朕舍弃神京城,率领文武南迁不成?
“确有此事。”
念及如此,照寰帝眉头微微拧起,不过仅仅只是片刻,照寰帝拧起的眉头便舒缓开来,
露出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开口说道:
“没想到这群不开化的蒙古鞑虏,竟然也学起了兵法。”
“搞起了围三缺一。”
说到这里,照寰帝面露鄙夷之色的点评蒙古诸部此举道:
“不过,鞑虏就是鞑虏,这种老掉牙的招数也用的出来。”
“朕以为,我大乾文武,定能看出蒙古鞑虏之计,将鞑虏挡在神京城外。”
照寰帝抬头,看向太上皇问道:
“父皇说对不对?”
“嗯。”
“皇儿所言极是。”
“朕也认为,蒙古鞑虏此举乃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之举,不足为惧。”
话都被照寰帝给说了的太上皇,眼眸之中闪过了一抹晦暗之色,赞同了照寰帝的点评之后。
太上皇扭过头来,看向照寰帝道:
“不过,朕静极思动。”
“这些时日,欲前往两淮,好好看看我大乾百姓。”
说到这里,面露感伤之色的看向照寰帝道:
“朕年事已高,没有几年好活了,想来皇儿会满足朕这个要求吧?!”
听到太上皇此言,照寰帝眼瞳微微一缩。
照寰帝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