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不禁有些头疼,又让大家动手把柴堆重新码放平整。
三百斤木柴,这数量让徐慧心里有些打鼓。
她估摸着,就算姐姐发现了,有姐夫在旁边打圆场,大概也能过关。
终究是能瞒一天是一天。
确认现场看不出明显破绽后,她立刻带着大部队锁门离开,坐公交返回了学校。
当天下午,初一一班的教室里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班级的积分一跃达到了1586分,排名冲至年级第三,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次日中午,班委会十三人故技重施,又运回三百斤木柴,将1班的排名推上了年级第二。
班主任激动地表扬了所有班委成员,并特别赞扬了徐慧同学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第三天下午,随着又一批木柴运抵学校炼钢小组,1班史无前例地登上了年级榜首。
这毕竟是头一回得第一,让常年在末尾徘徊的班主任在办公室里说话的底气都足了不少。
尽管班级获得了荣誉,徐慧却高兴不起来。
她当初夸下的海口,此刻成了心头大石。
她盘算着,若是在一千斤以内,姐夫或许能帮她挡住姐姐的火气。
若是到了两千斤,恐怕就得完蛋了。
可眼下,1班与全校第一的积分差距还有两千分。
加上已经上交的九百斤,总数将近三千斤干柴,到时要是东窗事发,恐怕真得跑去西北找妈妈了。
她还没想好是否要如此孤注一掷,好在离月底还有些时日,可以再观望一下。
就在徐慧于学校里为此事纠结不已时,家中饭桌上,徐倩听李复兴提起了柴火似乎少了一些。
“应该是徐慧拿的。”她满不在乎地说,“拿就拿吧,她那小身板能搬走多少。你不也说了让她随便拿么?”
李复兴迟疑地望了徐慧一眼,终究没把厨房外少了近千斤柴火的实情说出口。
要不,去黑市上收点补补窟窿?
这事儿恰好印证了徐慧的预料:一千斤以内,姐夫会替她扛下来。
两周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月底的最后一天。
在班长徐慧的带动下,这两个星期里,1班从家里带铁器来上交的同学不在少数,当然,因此挨打的也不在少数。
此时,1班的积分与全校第一的高三4班仍有一千五百分的差距。
中午时分,其余十二名班委再次围到了徐慧身边。
“班长,今天还干不干?”
“我们大概还需要多少分?”徐慧反问。
“追平需要一千五百。”有人回答,“但明天就是最后期限,为防万一,最好能多拿五百分,凑个两千分,这样就不怕他们最后冲刺了。”
“两千分。”徐慧在心里迅速权衡了利弊。
明天恰好是周六,姐夫在家!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