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便开始恃宠生骄,渐渐把手伸到了朝政上。
他仗着萧宝卷的信任,常常在御书房里随意翻看奏折,甚至趁着萧宝卷和潘贵妃寻欢作乐时,偷偷改诏易敕,把朝廷的旨意改得面目全非。
朝中大臣若有不从,他便在萧宝卷耳边搬弄是非,轻则罢官,重则下狱,满朝文武对这个十岁阉奴又恨又怕,却没人敢反抗。
连梅虫儿、王之这些原本权倾朝野的宠臣,见了王宝孙都要退避三舍,生怕被他抓住把柄。
更荒唐的是,王宝孙有时竟骑着马直接闯进大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呵斥萧宝卷,语气嚣张至极。
可萧宝卷却丝毫不生气,反而觉得这“长子”
性子直率,依旧日夜把他留在身边伺候,对他的宠怜比对潘贵妃还要多几分。
一个十岁阉奴,凭着帝后的荒唐宠爱,竟能骑到皇帝头上、操控朝政,南齐的朝堂,早已被萧宝卷搅得乌烟瘴气。
可萧宝卷从不管这些,他的心思全在寻欢作乐上。
这夜,夜色如墨,皇宫外却被火把照得亮如白昼,萧宝卷正搂着潘贵妃,带着数百随从出宫夜游。
马蹄踏过青石长街,溅起细碎的火星;潘贵妃的软语娇笑混着丝竹声,飘得老远。
萧宝卷骑在马上,时不时转头与辇中的美人说笑,只觉得这人间极乐,不过如此。
他哪里知道,此刻的禁宫内,一场灭顶之灾正悄然降临。
起初只是东宫一角的烛火引燃了纱帐,夜风一吹,火势瞬间窜起,如猛兽般吞噬着木质宫殿。
烈焰滚滚成海,染红了半边夜空,浓烟翻腾着直冲霄汉,梁木燃烧的噼啪声、宫女太监的惨叫声混杂在一起,刺耳至极。
可皇宫宫门夜夜紧闭,没有皇帝的敕令,侍卫们谁敢擅自开门救火?
宫外的萧宝卷还在与潘贵妃嬉闹,直到内侍跌跌撞撞跑来报信,他才惊觉大事不妙。
可等他拍马疾驰回宫,传下开门的旨意时,宫内早已成了一片焦土。
三千多间宫殿化为灰烬,断壁残垣间还冒着青烟,烧死的宫人尸体焦黑蜷缩,触目惊心。
而萧宝卷望着这片废墟,也只是皱了皱眉,轻叹了句“可惜了那些好殿宇”
,全然没提那些葬身火海的性命。
火灾过后,后宫的妃嫔们吓得魂不附体,纷纷传言是鬼魅作祟纵火。
这时,有个叫赵鬼的宫臣站了出来,他读过《西京赋》,趁机在萧宝卷面前引经据典:“当年汉武帝的柏梁台被烧后,便修建了更华丽的建章宫,陛下何不效仿,重建新殿?”
这话正说到萧宝卷心坎里。
他本就对先帝留下的宫殿不满,当年建的兴光楼,四周用青漆粉刷,宫人都叫它“青楼”
,萧宝卷早就嗤之以鼻:“先祖真是不懂精巧,刷什么青漆,要是全用琉璃多气派!”
如今宫殿被烧,正好给了他“弃旧图新”
的理由。
他当即拍板,征调数万工匠,要建仙华、神仙、芳乐、玉寿等殿,且规格必须远从前。
为了让潘贵妃和一众美人早日住进新殿,萧宝卷下了死命令,限定工期极短。
工匠们被迫昼夜赶工,累得倒在工地上的不计其数,可进度还是赶不上萧宝卷的要求。
情急之下,他竟下令把京城内外寺庙里的玉石狮象、石雕摆件全拆下来,运进宫中充当装饰,管它是佛门圣物,只要能让新殿看着气派,什么规矩都能抛到脑后。
建殿耗资如流水,很快就把宫内的库藏掏空了。
萧宝卷眼睛都不眨,立刻下旨:京城所有酒肆,把该缴的租税钱全折成金银,直接送进宫里;全国范围内,所有桥梁、水利工程全部停建,省下的钱款全挪来建宫殿。
这下可苦了百姓,各地的水利设施没人修缮,一旦遇上洪涝旱灾,庄稼全得毁,可萧宝卷哪顾得上这些,他满脑子都是新殿建成后,和潘贵妃寻欢作乐的场景。
为了这座耗费民脂民膏的宫殿群,数万工匠日夜不休,不少人累倒在工地上,甚至丢了性命。
终于,新殿落成,宫禁内又恢复了往日的宏丽:殿宇巍峨矗立,飞檐翘角直刺苍穹;楼阁高耸入云,朱红梁柱上雕满龙凤;地面铺着厚重金砖,墙壁嵌着各色珠玉,连窗棂都用金丝缠绕,比火灾前的旧宫还要奢华数倍。
萧宝卷立刻将后宫妃嫔分到各殿居住,自己则寸步不离潘贵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