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历史军事 >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 第1章 太孙肇基

第1章 太孙肇基(2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诛仙之魔道大尊 港诡:我,茅山天师,黄金重瞳 开局欠债二十万,我靠风水逆袭 宫斗系统骚操作指南 手撕太子!踏碎凤冠换乾坤 修仙:癞蛤蟆的妖修日常 重生后我立马辞职,铁饭碗其实不香 怒怼保守派,我屡献毒计,鹰酱绷不住了 云中寻宝玉 签到无敌修为,我带妻儿闯仙界

>刘骜仰头望着高耸的宫墙:“绕路走吧,慢些总比失了礼法好。”

待他绕了两里多路,气喘吁吁赶到元帝寝宫时,殿内早已乱作一团。

元帝躺在榻上,脸色蜡黄,见他进来,本要动怒,却见他额角挂着汗珠,朝服的下摆沾了尘土,便问:“怎么来得这么迟?”

内侍忙跪下解释缘由,元帝听完先是一怔,随即朗声大笑,咳得捂住胸口也停不下来:“这孩子,守礼竟比朕当年更甚!”

笑罢,他喘着气对刘骜说:“起来吧。

传朕旨意,太子此后可直过驰道,无需绕路,这是你守礼应得的恩准。”

刘骜叩谢恩,起身时,见父亲望着自己的眼神里满是欣慰,心中微动,暗忖:原来恪守礼法,也能让父亲这般开怀。

可岁月流转,人心易变。

随着刘骜日渐长大,东宫的书香气渐渐被脂粉与酒香取代。

他不再满足于经史子集的墨香,开始流连于宴饮笙歌。

有时是在府中设下夜宴,召来乐师演奏新谱的乐曲,看舞姬旋转的裙摆如绽放的花朵;有时是与几位宗室子弟聚在一处,掷骰赌酒,笑闹声能传到宫墙之外。

东宫的侍从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没人敢多言。

他们知道,太子的生母王皇后早已失宠于元帝。

当年王皇后因“性情温婉、娴于礼法”

被选入宫,可元帝偏爱能歌善舞的傅昭仪,王皇后的寝宫常年冷清,连带着太子也渐渐成了后宫里的“边缘人”

虽储位稳固,却像一株失了阳光的草木,慢慢褪去了往日的挺拔。

建昭四年的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本就微妙的储位之争暗流涌动。

元帝最疼爱的幼弟,中山哀王刘竟病逝了。

刘竟与刘骜年纪相仿,自幼一同在太学读书。

吊丧那日,未央宫的偏殿里燃着白烛,气氛肃穆。

元帝一身素衣,望着灵柩上刘竟的画像,眼圈通红。

可当他转头看向身侧的刘骜时,却见太子脸上只有淡淡的漠然,仿佛只是在参加一场寻常的典礼。

“骜儿。”

元帝的声音沙哑,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你忘了吗?你与你皇叔曾同席分食,同榻而眠,他走得这么急,你……”

刘骜低头垂眸,声音平淡道:“儿臣知道。

只是人死不能复生,父皇龙体为重,不必太过伤怀。”

这话像一根针,刺破了元帝强忍的悲痛。

他猛地拂袖而去,走到殿门时,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身旁的内侍能听见:“无慈仁之心,何以承宗庙、抚万民?”

这话如重锤敲在朝臣心上。

很快,宫中便传出流言:元帝属意改立傅昭仪之子刘康为太子。

刘康确是个讨喜的皇子。

他“善音律、多才艺”

,能将《诗经》谱成乐曲,用玉笛吹奏得婉转悠扬;又会在元帝病时亲自熬药,日夜侍立榻前。

相较之下,刘骜的“疏淡”

便显得格外刺眼。

那段时日,东宫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刘骜虽依旧宴饮如常,却常在深夜独坐窗前,望着天边的残月呆。

他知道,自己的储位已如风中残烛。

关键时刻,一位老臣的挺身而出,改写了他的命运。

史丹,是宣帝时期的旧臣,曾受先帝遗诏“护佑太子”

这日深夜,他借着探望元帝病情的由头,屏退左右,独自跪在元帝的病榻前。

“陛下!”

史丹的声音苍老却坚定:“太子乃宣帝嫡孙,自襁褓时便受先帝疼爱,天下人皆知其为储君。

若轻言废立,恐动摇国本啊!”

元帝闭目不语,榻边的药碗冒着袅袅热气,映得他脸色愈苍白。

“臣侍奉先帝三十余年,亲眼见先帝抱着太子时的欣慰。”

史丹说着,额头重重磕在冰凉的地砖上。

“若陛下执意废储,臣愿以死明志,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额头撞击地面的声音沉闷而执着,一声,又一声。

元帝终于缓缓睁开眼,望着老臣斑白的鬓,想起父亲宣帝抱着刘骜时的笑容,想起刘骜幼时在御案旁抓握竹简的模样,终究长叹一声:“罢了,随他去吧。”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红楼:开局吕布天赋 [红楼]明初种田指南 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辅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穿越之再世欢 明末:我带着两白旗反清怎么了? 退隐江湖那些年 灯烬有余声 同我仰春 我在红楼捡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