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间来回游移。
门外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夹杂着孩子们压低的议论声。柳芸抬起头,只见四个孩子站在门口,神色各异。大郎欲言又止,二郎抿着嘴一脸不悦,三郎和四娘则是好奇地探头探脑。
“姥爷和舅舅驾到。”柳芸放下手中的毛笔,语气平淡地说道。“想去看看就去吧,他们在后院书房。”
“我不去。”二郎语气生硬,抱着书箱头也不回地进了屋,重重地坐在桌前摊开书本,书页被他翻得哗哗作响。
三郎和四娘站在原地踌躇了一会,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蹑手蹑脚地往后院方向走去。书房的门大开着,几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正悠闲地喝茶嗑瓜子,说笑声断断续续地传来。
苏大婶坐在靠门的位置,一眼就瞥见了探头的两个孩子。她眼睛一亮,激动地就要起身,“三郎!四娘!快来让舅母看看...”
话音未落,一根长棍横在她面前,挡住了去路。殷欢站在院中,笑眯眯地说道:“外头冷,舅母还是窝在屋里吧。”她手中的长棍纹丝不动,看似随意的姿态却透着不容置疑。
“呸!”屋内突然传来苏老太太尖锐的声音,“装什么好人,不就是个红门燕子吗?等我家东爷回来看你还能嚣张到几时!”
殷欢不以为意地耸耸肩,继续在院中练武。她的动作看似随意,实则每一招每一式都带着凌厉的气势。反正她每日都要练功,若是有人不小心撞上来,那可就怪不得她了。
“三郎、四娘,快进来看看姥姥!”苏大婶不死心地又喊道,声音里带着几分讨好。
两个孩子却如受惊的兔子般窜进前屋,躲到二郎身边,也摊开书本假装用功,只是他们的眼神不时往后院瞟去。
大郎站在原地踌躇了片刻,终于下定决心。虽然对舅家的人没啥好感,但到底是长辈,该有的礼数不能少。
“阿娘,我得去后院瞅瞅。”他轻声说道。
柳芸点头,随即唤来赵氏,“准备新茶,让大郎带过去。”
大郎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柳芸轻轻敲了下额头。
“去吧,别想那么多。该怎样就怎样。”柳芸的声音轻柔。
不一会儿,书房传来苏老太太的哭声,声声泣血,仿佛天要塌下来一般。她一会儿说家道中落,一会儿又说膝下无子,声泪俱下地控诉命运的不公。
大郎被她拉着手听了半晌,实在受不了这般折腾,找了个要去准备晚饭的借口逃回前院。
“姥姥真能哭。”大郎擦着额头的汗,有气无力地坐到饭桌前。
二郎放下书本,同情地拍了拍大哥的肩膀,“辛苦了。”
“阿娘,阿爹明日就回来了吧?”大郎问道,眼中带着期待。
柳芸嘴里含着饭菜,含糊地应了一声。她放下筷子,擦了擦嘴,“明早我送你们去书院,顺便去趟镇坊,把村里书院的事情报上去。”
四个孩子互相使了个眼色,都知道阿娘这是要去接阿爹回来。他们努力憋着笑,但眼睛里的光芒怎么也藏不住。
“笑什么?好好吃饭!”柳芸故作严厉地瞪了他们一眼。
四个孩子立刻低头扒饭,但嘴角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住。饭桌上洋溢着一种特别的温馨,连后院传来的喧闹声似乎也变得遥远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