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孩子闹得衣服上沾满了泥点子。
等孩子们收拾妥当,阿珑已经把鱼处理好,赵氏接手炖了一锅鱼汤。香气很快飘满了整个院子,勾得人直流口水。
“文书都办好了?”柳芸一边吃着韩宇剔好的鱼肉,一边随口问道。她注意到今天的韩宇格外殷勤,每次他想整些幺蛾子的时候,总会这样。
韩宇点点头,专心致志地给她挑鱼刺:“嗯,都办妥了。”
“阿爹,你啥时候去府城?”大郎突然问道,筷子停在半空中。
“明天就走。”韩宇说着,又给柳芸夹了一块鱼肉。
“这么快?”三郎顿时蔫了,“你才刚回来没几天。”
四娘掰着手指头数了数日子,一下子觉得碗里的鱼没那么香了,小脸皱成一团:“阿爹,你这次能不能多待几天?”
“阿爹,你这次院考还能挂尾灯吗?”二郎一脸天真地问,完全没注意到气氛的变化。
韩宇放下筷子,故作正经道:“考试这种事,讲究的是缘分。”
“那老爷您有这个缘分吗?”阿珑一脸期待地问。
韩宇语塞,支支吾吾道:“应该...有吧。”
柳芸忍俊不禁,这一家子认真听韩宇胡说八道的样子实在有趣。她看着韩宇窘迫的模样,心里暗自发笑。
韩宇见状,立刻站起来宣布:“明天一早,我要去庙里找大师算算!”
“我们也要去!”孩子们眼睛一亮,纷纷举手。
“好,那就一起去!”韩宇一拍大腿,仿佛已经看到了光明的前程。
柳芸摇头:“我就不去了,你们玩吧。”她对这种事向来不感兴趣。
第二天一早,韩宇带着四个孩子兴致勃勃地出发了。他们走在晨光熹微的街道上,脚步轻快,说说笑笑。
等他们回来时,已经是午后。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张符纸,阿珑还郑重其事地把符挂在脖子上,生怕丢了。
“给你的。”韩宇将一张符纸递给柳芸,“大师说这是静心符,能避免走火入魔。”
柳芸接过符纸,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符咒,不禁莞尔。这一家子,还真是让人不省心。
“阿爹,你的符是什么?”四娘好奇地问。
韩宇得意地掏出一张符纸:“这是大师特意给我开的,保证这次考试能及格!”
“真的假的?”三郎将信将疑地看着那张符纸。
“当然是真的!”韩宇信誓旦旦地说,“大师可是看了我的面相,说我骨骼清奇,是个读书的料。”
“那为什么上次......”二郎话还没说完,就被大郎捂住了嘴。
韩宇假装没听见,继续说道:“这次我一定能考上!到时候咱们全家都搬到府城去住。”
“真的吗?”四娘眼睛亮晶晶的,“府城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吗?”
“那当然!”韩宇开始绘声绘色地描述府城的繁华,“街上到处都是卖糖人的,还有杂耍、说书的......”
柳芸看着他们热闹的样子,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