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边,韩贩郎夫妇已经到了柳芸家。
阿珑正在院子里劈柴,见了来人就想躲,却被柳芸喊住:“阿珑,快去给韩叔叔兰娘婶子倒茶。”
阿珑不情不愿地应了一声,转身进了屋。他向来不耐这些寒暄,但既是夫人吩咐,也只好照做。
柳芸请两人进屋坐下,笑问道:“夏风这几日如何,可还闹腾?”
“那小子现在已经活蹦乱跳的,”韩贩郎摇头叹气,“就是他奶奶被吓得不轻,这两天只要听见水声就吓一跳,怕是留下心病了。”
柳芸沉吟片刻:“要不请个神婆来做做法?虽说不一定管用,但也能让老人家心里踏实些。”
兰娘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我回去就和她商量。”
闲聊间,韩贩郎突然压低声音:“嫂子知道不?村里要选新村长了,连我三哥的名字都在名单上。”
他顿了顿,又道:“要是早知道,该把嫂子你的名字也报上去。你医术好,又帮村里赚了不少钱,做村长再合适不过。”
柳芸正要说话,阿珑端着茶进来,韩贩郎便识趣地住了口。
待阿珑退下,柳芸才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哪能做这村长。再说了,现在最要紧的是村里的孩子们。”
“这话怎么说?”兰娘好奇道。
“你看夏风这次落水,不就是因为没大人看管着吗?”柳芸叹了口气,“村里没有书院,孩子们整日在外野,早晚要出事。”
韩贩郎连连点头:“嫂子说得对!我看那些孩子,成天在河边玩耍,要不是这次有惊无险......”
“所以我想着,”柳芸正色道,“不如用村里的公款建个书院。前些日子卖狼皮狼肉,加上墨具坊的租金,约莫有四十两银子。还有朝廷的补助,够把学院建起来了。另外除了买些书籍,文房四宝等,开销倒也不算太大。”
兰娘眼前一亮:“这主意好啊!我家夏风要是能进书院读书,也免得整天胡闹。”
正说着,宗祠的钟声响起了,悠扬的声音传遍整个村子。
“估计是要选新村长了,”韩贩郎站起身,“我去看看。”
柳芸送两人出门,站在院子里若有所思。她想起村长看她时那纠结的眼神,大约也是觉得可惜她不是男儿身。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当务之急是要把书院的事情定下来。一会儿她也得赶紧去找宗主商量,趁着今晚大家都在宗祠,正好一起议一议这事。
柳芸忽然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她刚刚接手药铺,还在为能不能在村里站稳脚跟发愁。
一年过去,她不仅治好了不少病人,还帮村里赚了钱。虽然不能做村长,但只要能为村里做些实事,似乎也不错。
柳芸吩咐赵氏把饭菜端上来,阿珑也把家里几个小的都喊过来一起坐在饭桌前。
柳芸慢条斯理地品尝着晚饭,饶有兴致地听着远处传来的喧闹声。
“娘,快点吧!选举要开始了!”大郎在院子里急得直跺脚,脸上写满了焦急。他不时探头往宗祠的方向张望,生怕错过了什么精彩的场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