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间内,讨论还在继续。
MaggieQ为了能够融入环境,在努力学习。
虽然没看过原著也没看过电视剧,但仅凭众人的讨论,居然也在心里拼凑出大致的人物图谱。
“108个坏人被说成好汉?”
“对,《水浒》108将,哪有什么好汉,全是贼,人家施耐庵开篇就说了,洪太尉放出的是一百零八个妖魔的魂魄~”
“秦明的全家都被宋江坑死了,然后宋江把花荣的妹子嫁给秦明,秦明就老老实实的给宋江当狗了?”
“差不多吧。”
“还有卖人肉包子的?”
“孙二娘一家都该死,卖人肉包子还能被称为“好汉”,还有李逵砍那个小孩的那段,我也看不下去......”
“所以我更喜欢文笔差的离谱的《荡寇志》~”
“秦明好好的公务员,非逼着人家当反贼,反贼就反贼吧,他们又要带着秦明去考编~”
“要我说,梁山那帮人也都是欺软怕硬的主,李逵回去接老娘,结果老娘被老虎吃了,梁山那帮人一个个的笑话李逵没了老娘,可换了武松,谁敢笑话他没了哥哥~”
众人推杯换盏,大谈特谈自己对《水浒》的见解。
“吴承恩是真的当过驴友,罗贯中是真的打过仗,施耐庵是真的跑过江湖,大概率还真的嘎过人,曹雪芹是真的富贵......”
“怎么说?”
“《水浒》里的许多细节不能想,当初看水浒的时候,看到武松杀潘金莲怎么剜心,先是把潘的上衣扒开,小时候看到这还以为是色色,实则是为了防止衣物卷刃,我就知道作者一定是亲自于过,起码也是见过的。
李逵杀罗真人的时候,翻墙进去,然后把门打开,是为了便于杀人后逃跑,没杀过人的真的不会注意到这种细节。
还有对于打斗的细节描写,血溅鸳鸯楼,甚至有刀卷刃了要换刀的细节。
只有真正见过杀人,或者深度研究过兵器的人,才能写出来。
所以说施耐庵要么是个实战派,要么就是个对刀具研究,痴迷的武器宅。
你看书里面的描写,出门在外走江湖,身上至少得带一把长兵器,防止被人放风筝。
然后再带一把短兵器,防止在室内施展不开。
林冲枪棒耍的好,但是这类人最知道枪棒这类武器的短处,一旦扎树上墙上拔不出来,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张青不就是这么死的吗,他就是一枪戳树上拔不下来,结果被别人反戳死了。
还有武松打虎时,拿着一根长哨棒,结果一出手就打在树上断了。
武松血溅鸳鸯楼,翻墙而过时,带了一把长刀,长刀就是准备在院内搏斗的。
院内没有敌人,于是他进了一楼厨房,放下长刀,拿起短刀进屋杀人,因为短刀在室内更加方便。
所以说施耐庵手上没几条人命,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