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休养生息数载,才能毕其功于一役收复大小琉球。”
夏皇:“那高爱卿有何良策?”
高隆:“臣有两策,一整训水师,东南倭寇之所以猖獗,是因为我大夏水师先天良莠不齐,前陈将祖宗积累下来的大部分造船工艺付之一炬,实乃我九州之罪人,我大夏理应当广招天下匠人,重铸无敌水师!”
夏皇:“钱何来?朕可是刚下令免徭役三年。”
高隆:“房地产之策,未必不能推行富饶之地!”
夏皇接着问道:“那地又从何来?”
高隆掷地有声:“各乡绅,各皇室宗亲,各勋贵,捐的!”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如果是高隆提房地产,大伙儿说不定都能分一杯羹,毕竟京城房地产之火热,谁看了不迷糊?
可问题是,大夏的土地乃是掌握在士绅,贵族手中。
让他们出地,朝廷收钱,这不是攫他们的根吗?
严熠当即反驳道:“此举,必引得天下动荡!”
夏皇则若有深意地扫了一眼高隆,大夏开国之初,太祖对子孙,对功臣那都是相当大方的,可以说王侯遍地走,公伯多如狗。
若非历经三代帝王不遗余力地削藩收权,这大夏早已步了前陈的后路了。
古人并非傻,古人也不是看不到那王朝三百年的历史周期,可谁又会放弃眼前看到的利益,而去考虑所谓的社稷呢?
这就是摆在大夏历代先皇面前的难题,要天下稳定,还是改革。
但自古以来,自上下改革,远必自下而上改革更难。
毕竟对于世家来说,大夏亡了,他们还是世家,可自家的盘儿根基损了,下几代可就不一定还是世家大族了。
夏皇笑了笑:“高爱卿想法是好的,但还是太激进了,朕今日收到了一份很好的奏折,诸位也可以看一看。”
夏皇直接转移了话题,赵邯将一份誊抄过的奏折分给诸位臣工,众人定睛一看,却是微微一怔。
只因奏折内容很短,但却字字珠玑,甚至胆大包天!此人,不仅公然反对陛下免除徭役,还说差点儿引发大祸,但若是仅仅如此,那就是个直臣。
朝廷这样的人也是有不少的,但后面那法子,才是让他们真正刮目相看的。
“好一个以工代役,此举不仅可以使民,更能利民,可难就难在钱从何处而来?”
高隆又想把话题拉回去。
夏皇有些不喜,他知道高隆想要变革,但常言道,步子太大扯到蛋啊,夏皇之所以求长生,也是想着自己多活几年,能扫平诸多障碍,给后世子孙留下一个真正的盛世。
一旁的严熠笑了笑道:“此法,所需钱粮,在臣看来,用不到多少,如今两淮一带流民四起,朝廷本来就要拨款救济,何不让他们前去做工,既有钱拿,又能清理河道,还能助三皇子缓急赈灾压力。”
“如此,朝廷不用专门拨款修缮河道,我想这部分钱,可以直接从河道总督府的预算里出,这修河清淤,本就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臣作为大夏官员,理当捐出一年俸禄,我想那些士绅,商人也会体谅朝廷难处,毕竟河道通畅了,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