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分分过日子才是正理,读书读多了不安分,就那个谁,沈家那个沈予欢不就是这样,读高中了嘞,没嫁人之前跟她爸妈对着干,可凶悍了!”
“你要是拿沈予欢当例子,那还真不能把丫妮送去读大学,你瞅着没?那沈家把沈予欢送去读了高中,她是有出息了,现在嫁得可好了,去了京市,但对她爸妈咋样?听说那么长时间,一封信可都没来过!”
“你这话可说得不对,沈予欢她爸妈对她可不好,就没咋养她,从小使唤丫头一样使唤她,把她丢给她爷养还说她赔钱货,骂得多难听啊,要不是找着小阳她亲爸了,估计沈予欢早就被她卖了,那沈予欢对他们不好也很正常!但她二哥二嫂对她好,她嫁了个好男人,立刻就把她二哥二嫂也一块接去京市享福去了!”
“可不止把她二哥二嫂接去了,把她堂弟也一块带去了呢,没听着她二叔二婶天天念叨着,予欢对他们家有恩呐?而且他们老两口这笑容都多了不少,可见他们家予粮在京市过得那也是非常不错的!”
“对,沈予欢还是个懂感恩的,这没法指责她,不过她确实是个驴脾气,谁对她好她就对谁好,谁对她不好别想沾她的光。”
“你可别扯沈予欢,沈予欢跟丫妮的情况就不是一个样的,丫妮家里可没有亏待她,但是读大学费用确实高了点,更别说现在要闹得爹妈跟哥嫂分家决裂了,往后两个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还不得把老两口的骨头榨干?”
“对啊,想要有出息但也不能把爹妈给累死啊,我觉得,丫妮要是真懂事,就不该去读这个书!”
村民们七嘴八舌,有支持的,有反对的,院子里嗡嗡作响。
村长这会儿没心思听这些,他铁了心要跟大柱二柱分家,挑起供双胞胎儿女上大学的重担,将他们托举出去。
但那些刺耳的话,却像针一样扎进了陈丫妮的心里。
她低下头,用力咬着嘴唇,掩住眼底的挣扎和灰暗。
这场闹剧以大房二房气得摔门回屋而收场。
看热闹的村民陆续散去,家里逐渐安静下来,但是压抑的氛围依然笼罩这个家。
……陈丫妮敲响了父母的房门。
“丫妮?咋还没睡?”陈母开门见她,有些意外,以为她还在为读书的事发愁,宽慰:“读书的事你把心放回肚子里,明天周日,下午还得回学校,好好复习,争取考个好大学!其他的你就别担心了!”
“嗯……”陈丫妮心里乱成一团麻,只低声道:“妈,我有事跟爸说。”
村长气得够呛,连夜盘算家里的资产,筹划着要分家的事,听到陈丫妮来了,这才放下了笔,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走了过来:“丫妮啊,啥事?”
“是予欢姐!我今天在大队部接到她电话了!”
村长一听是沈予欢,紧皱的眉头立刻舒展了些:“予欢来电话了?她说啥了?”
“她说她收集了一些高考报考的资料,要寄给咱们,怕邮寄太慢,想带到火车站,让爸你去取,她明天晚上还会打电话来,”陈丫妮一口气说完。
就算她自己不一定能上大学,三柱总还是要上的,那份资料对他们太重要了,另外也可以分享给他们学校的同学。
“予欢还给咱寄报考资料?”陈母一听,喜出望外,“太好了!老伴,那你明天晚上可得盯紧电话,到时候去火车站取回来。人家在京市,消息比咱灵通多了,这资料不光能帮丫妮和三柱,拿回学校也能让别的娃娃沾沾光,说不定能改变不少人的命运呢!”
信息闭塞,很多学校报考信息都流通不了。
尤其是高考前就得填志愿,报考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知道更多高校的报考信息,考上大学的概率就更大一点。
“好,好,好!”村长也激动得连连点头。
……跟父母说完话,陈丫妮拖着沉重的步子回了房间。
她现在住的屋子原本是她和她姐的房间,她姐出嫁后,就归她一个人了。
但自从侄女大了,就搬进来和她同住。
平时她住校,所以这间房间更多的是侄女在住。
倒更像是侄女的领地了。
六岁的小侄女见她进来,翻了个白眼,扭过身子。
她大嫂也坐在床边,抱着胸,耷拉着眼皮,不咸不淡地瞥了她一眼。
陈丫妮不想搭理她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