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那个从铁皮柜找到的高价值物资。
从背包将图纸取出,虚拟光幕居然出现这件物品的相关信息。
【论被动式地热通风管道对地下建筑、节能建筑的应用】
品质:稀有
介绍:可优化藏身处通风管道结构、自动调节室内气温、耗能近乎为零,加装辅助设备可拥有防尘、防异味、防倒灌、湿度控制、极端天气应对效果。
功能:地下藏身处室温恒定在10~25℃左右,加装辅助设备后,可进行室温调节。
“这个图纸效果不错啊!"于渊眼底露出喜色。
自动调节室内气温,耗能近乎零...
这不相当于天然空调吗?
再加上后面那些效果,简直就是地下藏身处最完美的通风系统。
细看这几张图纸,一根根线条将地热通风管道绘制得清清楚楚。
几根深埋地下的管道将地下建筑与地表连接,各种专业术语和符号在不同位置做着标注,并做详细介绍。
简单来说地热通风管道,就是利用地下土壤恒温特性来调节空气温度的自然通风技术。
地下1.5~3米的深度,温度常年稳定在10~15℃,因此外部空气通过埋地管道时,会被土壤加热或冷却,实现温度调节。
这套系统利用的是自然气压差,不需要任何电力设备,自然也就没有所谓能耗。
图纸上还列举了不同材质管道的优缺点,以及布局优劣势,主要就是管道长短、掩埋深度选择、蛇形或直线排列的区别。
当然还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管道坡度的细节标注。
尤其是管道坡度只需要轻微倾斜1%~2%,就能将冷却时产生的冷凝水排放到排水坑,避免冷凝水倒灌。
可谓相当全面细节。
完成以上优化,就能实现零能耗,自然调节地下建筑温度的目标。
但如果适当增加辅助设备,就会获得更加全面的功能。
比如低速风机能调节换气风速、增加空气过滤网或湿度控制装置,就能实现防尘、防异味、除湿效果。
甚至还能增加温度调节的效果。
虚拟光幕也再次出现了是否将图纸添加进优化路径的提示信息。
“优化,必须优化!”
于渊一刻也不想等待,当即选择添加优化路径。
手中图纸微微一闪,就消失不见。
【藏身处通风管道优化路径已添加,请自行查看!】
打开【生存】——【藏身处设施管理日志】——【通风管道建造列表】
果然,【地热通风管道】已经出现在建造列表,只是令于渊有些尴尬的却是,想要建造【地热通风管道】必须完成3级【通风】的建造才可以继续优化升级。
但他连最基础的单管道通风口,都还没建造。
好家伙!
得到的技术过于先进,暂时无法使用。
这找谁说理去,于渊有些哭笑不得。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