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李承乾撇嘴回怼道:“如果父皇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打仗的,还不如汉武帝呢,虽然汉武帝穷兵黩武,但他打下的是实实在在的疆土,可不是打得别人臣服为止!”
“不是,你小子在胡说什么?你以为打下来的疆土,一直都是你的吗?汉武帝打下的那些疆土,后来都是汉朝的吗?”
李世民有些无语地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道:“你看看这地图,向西能够一直延伸到海外之地,向北能一直到北极。”
“别人打不过你,可以跑啊,再强大的国力,也不可能打到世界的尽头吧?再强大的国家,也有衰落的时候吧?”
“等你衰落的时候,别人又回来了,那之前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疆土,不就白打了吗?”
“你看汉武帝之后才多少年,匈奴又崛起了是不是?”
“所以,朕看似是在对外一直作战,其实是为了制衡他们的发展,而不是歼灭和吞并。”
听完这番话,李承乾算是彻底明白了汉武帝与唐太宗的不同之处。
虽然他们都被后世评价为千古一帝,但两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却大不相同。
甚至在正面评价上,唐太宗的评价还要高于汉武帝。
因为唐太宗深知灭国战和争霸战的不同。
一个是要彻底打死对方,一个则是要打得对方心服口服。
而纵观唐太宗的战争史,基本都是几万人搞定战斗,甚至几千人搞定战斗的都有。
如此一来,对于国力的损耗,几乎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汉武帝打匈奴的时候,对于草原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哪怕是最先抵御匈奴的赵国和秦国,最远也是打到匈奴七百里。
而匈奴王庭距离长城,足有两千多里。
要想彻底消灭匈奴,就不得不耗费巨大的国力。
可到了唐朝,因为有汉朝的基础,再加上五胡乱华,草原各部杀入中原的同时,也让中原对草原有了更深的了解。
再加上李唐王朝本身就与草原各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唐朝对草原的战争,消耗自然不会比汉朝时期多。
所以,汉朝打匈奴打得国家都差点崩了,而唐朝不过才建立几年,就能灭掉东突厥,甚至在贞观一朝,李世民频繁对外作战的情况下,还打出了一个贞观之治。
这可能就是开创者与后继者的区别所在吧。
不过,在李承乾看来,大唐不可能一直走后继者这条路,否则,这个国家只会越来越不思进取。
一个没有开创精神的民族,是必然会衰落的,就像后世的辫子朝,最终落后于世界之林,成为列强瓜分的猎物。
所以,李承乾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还是坚定地朝李世民道:“虽然我承认父皇的想法,对现在的大唐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但对未来的大唐,却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因此,我一直坚信,大唐的未来,就是星辰大海,我要为大唐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