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般的粤语大吼:“丢他老母嘅东洋鬼子!
冚家铲!
扑街啦!
睇下你哋今日嘅衰样!”
他身旁的同伴们爆出震天的哄笑和更粗粝的应和声,声浪几乎要掀翻堤岸。
有人搬出了巨大的铜锣,“哐哐哐”
地狂敲,锣声在江面上传出老远,与水波的激荡声混在一起,形成一种撼人心魄的交响。
堤岸下,平日里在江上谋生的疍家渔船也聚集起来,船头船尾都点起了明亮的火把,火光倒映在漆黑的水面上,拉出长长的、跳跃的金色光带。
渔家汉子们赤裸着古铜色的上身,在船头奋力擂鼓,鼓点急促如骤雨,敲碎了江面的平静,也敲碎了百年积郁的阴霾。
粗犷的渔歌号子响彻云霄:“嘿——呀哟!
风浪过咧,见日头哟!
鬼子沉底咧,喂王八喽!
嘿——呀哟!”
每一声号子都伴随着船上男女老少整齐的跺脚,小船随着节奏剧烈地摇晃,溅起的水花在火把照耀下如同碎金。
这狂喜如同野火燎原,从北到南,席卷每一个城市,每一个村镇。
电报局的窗口前排起了长龙,人们手里紧紧攥着早已写好的简短电文,焦急地等待着,要把这“鬼子投降了!”
的天大喜讯,用最快的度传向远方,传给离散的亲人、戍边的儿郎。
火车站、汽车站挤满了归心似箭的人们,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狂喜的疲惫。
乡间的晒谷场上燃起了巨大的篝火,映红了每一张朴实的、带着泪痕的笑脸。
老人们在火堆旁,一遍遍地讲述着那些听过无数遍的、关于祖先抗击倭寇的传说,此刻这些传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故事,而是变成了眼前这场伟大胜利的古老回响,讲述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自豪和颤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