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其他类型 > 1910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 > 第164章 被包围了

第164章 被包围了(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武侠世界,我自带熟练度面板 雨后听茶 快穿:心机美人绿茶指南 城里的魔法师 开局复刻校花神级天赋,她反手提剑上门 开局末世:我的旅馆是顶级庇护所 我的废物异能是领域之冰 闪婚后,才知黏人老公来头不小 大唐首席谋士 长生:从炼气开始熬死诸天

许多德军士兵还在睡梦中,或者刚被炮击惊醒,还没来得及进入射击位置,华夏军的士兵就已经冲到了眼前。

冲锋枪在近距离射极快,火力异常凶猛,在狭窄的堑壕和交通壕里,简直就是收割生命的利器。

华夏军士兵三人一组,五人一队,互相掩护,沿着战壕快穿插,见到帐篷就扔手榴弹,遇到抵抗就用冲锋枪扫射,专门朝着有灯光、有声响的地方猛打猛冲。

这一夜,德军前沿阵地彻底乱了套。

通讯被切断,指挥系统陷入瘫痪,各个支撑点之间失去了联系,到处都是枪声、爆炸声和惊恐的喊叫。

张自忠和曾泽生在后方指挥部里,通过断断续续传回来的零星报告,知道突击部队已经成功突入,并且造成了巨大的混乱。

张自忠兴奋地搓着手,在掩体里走来走去,“就要这个样子打!

让德国佬也尝尝咱们的厉害!”

曾泽生则要冷静得多,他不停地看着怀表,计算着时间,反复确认着撤退信号是否已经出,侧翼的友军阵地上有没有按照约定提供掩护火力。

最初的几个小时,一切似乎都在按照计划进行。

华夏军的奇袭取得了乎预期的成功,不仅严重破坏了德军的进攻准备,还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甚至真的有人顺手牵羊,摸到了几箱德国罐头。

突击部队在达成预定目标后,开始交替掩护,向己方防线后撤。

士兵们虽然疲惫,但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兴奋和初战告捷的喜悦,互相用乡音打着气:“快走快走,任务完成咯!”

“狗日的德国佬,也没得三头六臂嘛!”

然而,就在华夏军主力即将安全撤回出阵地的拂晓时分,灾难性的消息传来了。

原本应该坚守侧翼、为华夏军撤退提供屏障的英法美联军部队,在德军最初的反击炮火下,竟然生了意想不到的、迅猛的溃败。

几乎是兵败如山倒,那些盟友的士兵丢弃了武器,成建制的向后逃跑,将华夏军的侧翼完全暴露了出来。

德军指挥官迅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刻调动优势兵力,从两翼快迂回包抄,像一把铁钳,死死地夹住了正在撤退的华夏军主力。

天色微明,但视野反而因为硝烟和晨雾变得更加糟糕。

当华夏军的先头部队看到侧翼出现的不是预想中的友军旗帜,而是密密麻麻的、戴着尖顶盔的德军士兵时,所有人都意识到,出大事了。

撤退的道路被切断,他们被包围了。

四万华夏远征军,陷入了过二十五万德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刚才还充斥着胜利喜悦的战壕,瞬间被一种冰冷的绝望所笼罩。

有人破口大骂那些不靠谱的盟友,有人茫然地望着四周越来越近的德军包围圈,更多的人,则把目光投向了他们的指挥官。

张自忠接到报告时,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地图都跳了一下,他脸色铁青,嘴唇哆嗦着,想骂什么,却一时气得说不出话来。

曾泽生则猛地摘下眼镜,用衣角用力地擦着镜片,他的手有些抖,但声音却异常地平静,甚至带着一种认命后的豁达:“自忠兄,骂娘没得用了。

现在要想办法,怎么让更多的弟兄活下来。”

两位指挥官迅达成了共识:固守待援。

指望那些已经溃退的友军立刻杀回来解围,显然不现实。

唯一的希望,就是利用现有的阵地工事,顽强防守,拖住德军,同时向后方紧急求援,指望联军高层能迅调集兵力,从外部打破包围圈。

曾泽生立刻起草了求援电文,用最严厉的词语描述了战局的危急和联军侧翼溃败导致的灾难性后果,电文迅往了联军统帅部。

消息传回北京,唐启震怒。

他一方面通过外交渠道,以最强烈的措辞向英法美等国施加压力,要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迅救援被围的华夏军。

另一方面,连续电令张自忠和曾泽生,务必坚守,保存有生力量。

北京的府里,灯火通明,唐启面对着巨幅世界地图,手指死死按在索姆河的位置上,内心的焦灼远胜于当年面对国内任何一股军阀强敌之时。

这些士兵,是他实现强国梦想的基石,是他派到欧洲战场去证明国格的子弟兵啊!

包围圈内,形势一刻比一刻严峻。

德军显然决心要吃掉这支胆敢孤军深入、并且重创了他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远离清冷才女,我开始走上坡路! 刀路独行 出狱归来, 我进豪门当保姆躺赢 综影视:阿十 被竹马渣入骨,我让他跪地叫婶婶 精医术,通兽语,八零这活寡我不守了! 穿成继母后改造全家 傅总为白月光取消婚礼,我不嫁了 苦谁不能苦自己[九零] 明昭帝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