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人无非是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和家产。
中南海怀仁堂里,灯火通明。
蔡锷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顾品珍则坐在一旁,手里翻看着一摞文件。
堂下站着二十来个穿着长袍马褂或是西装革履的男子,一个个低眉顺眼,大气都不敢出。
"
诸位,"
唐启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咱们西南军进四九城,不是为了抢地盘,是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建立真正的共和政府!”
底下响起一阵附和声。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者上前一步,拱手道:“护国军高义!
我等四九城士绅无不翘以盼,今日得见义军,实乃三生有幸。”
蔡锷心里冷笑,这老东西前些日子还在报纸上骂西南军是"
乱臣贼子"
呢。
他正要开口,顾品珍却站了起来。
"
徐老先生,"
顾品珍的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西南政府有西南政府的规矩。
从今日起,四九城的治安由我军接管,各衙门必须重新登记造册,所有官员需经过审查才能留任。”
那徐姓老者脸色变了变,强笑道:“这个自然,这个自然…”
"
另外,"
蔡锷继续道,“从即日起实行宵禁,晚上十点后不得随意走动。
所有私人武装必须上缴,违者以叛乱论处。”
台下一片哗然。
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人忍不住道:“蔡将军,这未免太过严厉了吧?四九城向来…”
"
向来如何?"
唐启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碗叮当作响,“向来是你们这帮人说了算?告诉你们,从今往后,这四九城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那年轻人吓得后退两步,脸色煞白。
蔡锷看了一眼,轻轻摇头,然后转向众人:“诸位不必惊慌。
只要遵守法令,西南政府保证各位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不是来破坏的,是来建设的。”
会议结束后,顾品珍和蔡锷并肩走在湖边的小径上。
四月的晚风带着丝丝凉意,吹皱了湖面,也吹散了白天的喧嚣。
"
松坡,你对他们太客气了。
"
顾品珍叼着烟,含混不清地说,“这帮老狐狸,不给点颜色看看,还以为咱们好欺负呢。”
蔡锷望着远处的灯火,轻声道:“政治不是打仗。
光靠强硬手段,难以服众啊。”
顾品珍哼了一声:“那你倒是说说,曹锟那王八蛋占着承德不走,冯国璋在热河招兵买马,张作霖更是在东北称王称霸,三马控制西北,阎百川到现在还在山西财,这些事儿,光靠讲道理能解决?”
蔡锷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可知道为什么我们今天进城时,老百姓那么欢迎?”
“为啥?”
"
因为他们受够了战乱,渴望安定。
"
蔡锷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顾品珍,“如果我们一味用强,和北洋那些人有什么区别?”
顾品珍被问住了,狠狠吸了口烟,没说话。
"
蔡锷继续道,“我已经联系了北京大学的一些教授,还有工商界的代表,明天准备召开一个座谈会。
另外,逊清皇室那边也递了帖子,希望能拜会我们。”
"
溥仪那小崽子?见他干啥?"
唐启皱眉。
"
毕竟是前朝皇室,处理得当可以安定人心。
"
蔡锷解释道,“而且,紫禁城里的那些文物国宝,也需要妥善保护。”
顾品珍摆摆手:“这些事儿你看着办吧。”
两人走到一处凉亭,顾品珍忽然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电报:“对了,这是刚收到的消息。
阎百川派了代表来四九城,说是要’共商国事’。
顾品珍,昆明人,19o4年赴日留学,1911年后担任昆明讲武堂校长,1916年参与护国战争,1921年任滇军总司令,1922年前去阻止唐继尧复辟遭到刺杀,(一说为自杀)与李根源和唐继尧都是同学,1921年成为云南王。
后龙云接替他成为新的云南王。
求催
